方正断陷北部地震资料综合解释和构造特征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6-9页 |
前言 | 第9-13页 |
第一章 研究区概况 | 第13-17页 |
·地质地理概况 | 第13-14页 |
·地理概况 | 第13页 |
·地质概况 | 第13-14页 |
·地层特征 | 第14-15页 |
·研究区勘探概况 | 第15-17页 |
·勘探历史 | 第15-16页 |
·探井油气显示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方正断陷北部地震资料综合解释 | 第17-37页 |
·地震层位标定和地震层位波组特征 | 第17-20页 |
·地震层位标定 | 第17-19页 |
·地震层位波组特征 | 第19-20页 |
·层位对比与断层解释 | 第20-25页 |
·层位对比解释 | 第20-21页 |
·断层剖面解释与平面组合技术 | 第21-24页 |
·走滑断层的识别 | 第24-25页 |
·解释方案的确立 | 第25-28页 |
·各界面等t0图与构造图的编制 | 第28-30页 |
·等T0图编制 | 第28-29页 |
·速度研究及构造成图 | 第29-30页 |
·构造图编制及成图精度分析 | 第30页 |
·构造图平面特征及主要构造圈闭特征 | 第30-37页 |
·各反射层构造图平面特征 | 第30-31页 |
·主要圈闭特征 | 第31-37页 |
第三章 方正断陷北部构造特征研究 | 第37-55页 |
·研究区构造格局 | 第37-41页 |
·区域构造应力场背景 | 第37-38页 |
·以往划分方案 | 第38页 |
·划分方案及主要构造带特征 | 第38-40页 |
·主要三级构造特征 | 第40-41页 |
·断裂期次及主要断裂特征分析 | 第41-49页 |
·断裂期次划分 | 第41-44页 |
·主要断层特征分析 | 第44-48页 |
·断裂优势走向分析 | 第48-49页 |
·构造样式及其形成机制 | 第49-55页 |
·扭动构造样式 | 第50-52页 |
·伸展构造样式 | 第52-53页 |
·反转构造样式 | 第53-55页 |
第四章 方正断陷北部构造演化分析 | 第55-69页 |
·平衡剖面制作 | 第55-61页 |
·平衡剖面制作原理 | 第55页 |
·剥蚀厚度计算——趋势法 | 第55-56页 |
·剖面的选择及制作过程 | 第56-61页 |
·地层沉积特征 | 第61-66页 |
·构造演化分析 | 第66-69页 |
第五章 油气聚集规律研究与有利区带预测 | 第69-76页 |
·成藏条件分析 | 第69-71页 |
·生油条件 | 第69页 |
·储集条件 | 第69-71页 |
·盖层条件 | 第71页 |
·油气聚集规律认识 | 第71-73页 |
·有利区预测 | 第73-76页 |
结论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详细摘要 | 第82-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