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灾害地质学论文

山区传统乡村聚落地质灾害安全与防治体系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0页
   ·研究背景及概念界定第11-14页
     ·传统乡村聚落的形成与演变第11-12页
     ·我国乡村聚落中灾害的严重危害第12-13页
     ·我国地质灾害情况严重第13-14页
     ·研究课题来源第14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4-15页
     ·研究目的第14-15页
     ·研究意义第15页
   ·现阶段乡村地区防灾减灾研究成果第15-17页
     ·国内第15-16页
     ·国外第16-17页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7-19页
     ·研究内容第17-18页
     ·研究方法第18-19页
     ·研究思路框架第19页
   ·本章小结第19-20页
第二章 我国地质灾害对乡村聚落的影响及其防治现状评价第20-34页
   ·相关概念及理论阐述第20-25页
     ·自然灾害的分类第20页
     ·山地乡村地区地质灾害主要类型第20-23页
     ·山地乡村地区地质灾害诱发原因第23-24页
     ·山地乡村地区地质灾害特点第24-25页
   ·地质灾害对山地传统乡村聚落的影响第25-27页
     ·山地地区传统聚落布局特点第25-27页
     ·地质灾害防治对于乡村聚落布局的考虑第27页
   ·现阶段我国山区乡村地区灾害防治体系第27-33页
     ·国内灾害防治体制第27-28页
     ·农村防灾减灾体系第28页
     ·综合防灾规划第28页
     ·预警体系第28-29页
     ·评估体系第29-31页
     ·工程技术措施第31页
     ·现状我国山区乡村地质灾害防治体系评价第31-33页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三章 传统聚落自然灾害防灾经验与借鉴第34-41页
   ·聚落选址布局与防灾第34-36页
     ·聚落选址布局的有关哲学思想第34-35页
     ·聚落选址中地形条件的制约第35-36页
     ·聚落选址中防洪经验第36页
   ·古代防洪技术及措施第36-38页
     ·古代城市及聚落的工程防洪经验第36-37页
     ·流域整治第37-38页
     ·传统聚落中防灾设施第38页
   ·古代地质灾害技术及措施第38-39页
     ·地质灾害的认知第38-39页
     ·土地的稳定性的考虑第39页
   ·对当今传统聚落防灾的借鉴第39-40页
     ·聚落的选址与布局第39页
     ·旧时的防灾设施的保存第39-40页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四章 国内外乡村聚落地质灾害防治体系的经验第41-53页
   ·日本第41-43页
     ·灾害防救体制第41-42页
     ·町村灾害预防对策第42-43页
   ·美国第43-46页
     ·灾害防救体制第43-44页
     ·灾前规划体系第44-46页
   ·台湾地区第46-48页
     ·灾害防救体制第46-47页
     ·灾害预防体系第47-48页
   ·各国地质灾害防灾体系比较评价及我国防灾体系中存在的问题第48-52页
     ·灾害防治体系第48-49页
     ·乡村地质灾害防治第49-52页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五章 山区传统乡村聚落综合防灾与安全体系的建立第53-72页
   ·山区传统乡村聚落地质灾害防灾规划体制及管理第53-55页
     ·综合防灾管理部门的改进第53-54页
     ·地质灾害综合防治规划的制定第54-55页
     ·农村防灾减灾组织团体第55页
   ·山区传统乡村聚落地质灾害综合防灾规划第55-61页
     ·综合防灾总体规划第55-56页
     ·综合防灾详细规划第56-61页
   ·防灾预警体系的建立第61-63页
     ·预警体系的重要作用第61页
     ·预警体系第61-63页
   ·灾害评估体系的建立第63-66页
     ·现状调研第63页
     ·灾害风险评估及损失评估第63-64页
     ·地质灾害综合评价第64-66页
   ·针对山区传统乡村聚落工程技术措施的改进第66-71页
     ·标准、规范标准的提升第66-67页
     ·适用于传统乡村聚落地质灾害防灾的工程措施第67-71页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六章 北京延庆县石峡村地质灾害防治体系第72-88页
   ·延庆县石峡村概况第72-77页
     ·地理位置第72页
     ·村庄自然条件第72-74页
     ·村庄文化资源第74-75页
     ·现状、规划人口和村域用地情况第75-77页
   ·延庆县石峡村地质灾害现状第77-79页
     ·村落周边地质环境调研第77-78页
     ·石峡村村庄建设区范围内调研第78-79页
   ·延庆县石峡村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第79-87页
     ·灾害防治体制的建立第79-80页
     ·地质灾害防灾规划第80-83页
     ·地质灾害预警体系第83-84页
     ·灾害评估体系第84-86页
     ·地质灾害工程技术第86-87页
   ·本章小结第87-88页
结论与不足第88-91页
参考文献第91-95页
致谢第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国家地质公园空间形象体系构建研究--以涞源白石山国家地质公园规划设计为例
下一篇:冻融循环作用对混凝土湿度及变形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