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湿地依赖—承载力的洞庭湖区系统耦合及对策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1 引言 | 第11-23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4页 |
·湿地立法与政策 | 第12-13页 |
·湿地管理体制 | 第13页 |
·湿地保护与利用措施 | 第13-14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4-15页 |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5-17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技术路线 | 第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相关研究说明 | 第17-21页 |
·研究区域选择 | 第17-19页 |
·数据收集和处理 | 第19-20页 |
·指标选择 | 第20-21页 |
·不确定性分析 | 第21页 |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1-23页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第23-37页 |
·关键概念 | 第23-25页 |
·湿地与湿地生态系统 | 第23-24页 |
·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及其功能 | 第24页 |
·区域协调发展与系统耦合 | 第24-25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25-30页 |
·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与价值 | 第25-27页 |
·湿地依赖压力与承载力 | 第27-28页 |
·区域复合系统耦合协调 | 第28-30页 |
·国内外研究成果评述 | 第30页 |
·理论基础 | 第30-36页 |
·现代系统科学理论 | 第30-31页 |
·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理论 | 第31-32页 |
·生态经济学理论 | 第32-34页 |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 第34-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3 洞庭湖区生态-经济系统现状分析 | 第37-58页 |
·生态系统状况分析 | 第37-47页 |
·自然地理要素状况分析 | 第38-39页 |
·湿地资源状况分析 | 第39-43页 |
·构成湿地的单项资源状况分析 | 第43-45页 |
·生态环境总体特征分析 | 第45-47页 |
·社会经济系统状况分析 | 第47-51页 |
·社会经济系统的共性特征 | 第47-48页 |
·洞庭湖区社会经济系统特征 | 第48-51页 |
·生态-经济系统的相互作用 | 第51-57页 |
·湿地生态系统反馈机制研究 | 第51-53页 |
·社会经济系统反馈机制研究 | 第53-54页 |
·生态-经济系统耦合作用研究 | 第54-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4 洞庭湖区湿地生态服务功能的价值与贡献 | 第58-72页 |
·湿地生态系统与服务功能 | 第58-61页 |
·湿地生态系统特征 | 第58-59页 |
·湿地生态服务功能 | 第59-61页 |
·湖区湿地生态服务价值评估 | 第61-63页 |
·评估理论与方法概述 | 第61-62页 |
·评估结果分析 | 第62-63页 |
·洞庭湖生态服务价值评估的比较分析 | 第63-65页 |
·评估尺度分析 | 第63-64页 |
·评估方法分析 | 第64页 |
·评估视角分析 | 第64-65页 |
·湿地生态服务与区域产业发展 | 第65-70页 |
·湿地资源与产业发展的历史关联 | 第66-67页 |
·湿地生态服务对产业发展的贡献 | 第67-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5 洞庭湖区湿地资源依赖评价 | 第72-96页 |
·研究方法与指标选择 | 第72-75页 |
·研究方法说明 | 第72-73页 |
·变量选择 | 第73页 |
·评价结果分析 | 第73-75页 |
·基十湿地资源依赖的聚类分析 | 第75-78页 |
·研究方法说明 | 第75页 |
·指标体系构建 | 第75-76页 |
·评价结果分析 | 第76-78页 |
·湿地资源依赖度的分类评价 | 第78-85页 |
·研究方法说明 | 第78页 |
·指标体系构建 | 第78-79页 |
·养殖种植农户评价 | 第79-82页 |
·专业捕捞渔民评价 | 第82-85页 |
·核心湿地区农户生计实证研究 | 第85-94页 |
·区域社会经济状况评价 | 第86-90页 |
·农户生计资本评价 | 第90-94页 |
·本章小结 | 第94-96页 |
6 洞庭湖区湿地环境承载力评价 | 第96-110页 |
·模型与方法说明 | 第96-98页 |
·指标体系构建 | 第98-99页 |
·指标权重赋值 | 第99-101页 |
·评价结果分析 | 第101-108页 |
·本章小结 | 第108-110页 |
7 洞庭湖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 第110-125页 |
·模型与方法说明 | 第110-112页 |
·指标体系构建 | 第112-113页 |
·指标权重赋值 | 第113-114页 |
·评价结果分析 | 第114-123页 |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 第114-116页 |
·省辖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 第116-121页 |
·县级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 第121-123页 |
·本章小结 | 第123-125页 |
8 洞庭湖区系统耦合协调发展评价 | 第125-152页 |
·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评价 | 第125-138页 |
·已有研究述评 | 第125-126页 |
·指标体系构成与权重赋值 | 第126-130页 |
·综合评价 | 第130-138页 |
·生态-经济系统耦合仿真评价 | 第138-150页 |
·研究机理说明 | 第138-143页 |
·耦合测度研究 | 第143-150页 |
·本章小结 | 第150-152页 |
9 洞庭湖区保护与发展的政策分析 | 第152-161页 |
·洞庭湖区现行保护政策分析 | 第152-156页 |
·立法层面的保护政策分析 | 第152-153页 |
·洞庭湖区生态建设相关政策分析 | 第153-154页 |
·当前立法和政策的特点及问题分析 | 第154-156页 |
·洞庭湖区现行发展政策分析 | 第156-158页 |
·洞庭湖区的主要发展政策及规划分析 | 第156-157页 |
·当前立法和政策的特点及问题分析 | 第157-158页 |
·洞庭湖区协调发展政策分析 | 第158-160页 |
·当前立法和政策的特点及问题分析 | 第158-159页 |
·区域协调发展政策的问题分析 | 第159页 |
·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的建立 | 第159-160页 |
·本章小结 | 第160-161页 |
10 研究结论与区域协调发展对策 | 第161-175页 |
·研究结论综合分析 | 第161-165页 |
·各章重要结论 | 第161-163页 |
·主要研究结论与问题 | 第163页 |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163-165页 |
·洞庭湖区协调发展具体对策 | 第165-173页 |
·健全以湿地立法为基础的综合立法体系 | 第165-167页 |
·完善湿地生态补偿制度 | 第167-168页 |
·建设自然保护体系与多元治理制度 | 第168-169页 |
·促进湿地区域的产业发展 | 第169-172页 |
·完善湿地利用与保护的保障体系 | 第172-173页 |
·本章小结 | 第173-175页 |
参考文献 | 第175-186页 |
附录 | 第186-195页 |
个人简介 | 第195-196页 |
导师简介 | 第196-197页 |
获得成果目录 | 第197-198页 |
致谢 | 第1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