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问题研究--以万科为例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1 导论 | 第10-22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2-20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6-20页 |
·研究思路与框架安排 | 第20-22页 |
2 理论基础 | 第22-26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2-24页 |
·最佳契约理论 | 第22-23页 |
·管理层寻租论 | 第23-24页 |
小结 | 第24页 |
·人力资本产权理论 | 第24-26页 |
3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的现状 | 第26-46页 |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总体概况 | 第26-34页 |
·行业分布 | 第26-30页 |
·时间分布 | 第30-33页 |
·实施主体特征 | 第33-34页 |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34-46页 |
·股权激励的决策机制 | 第34-35页 |
·股权激励的模式选择 | 第35-36页 |
·股权激励规模 | 第36-38页 |
·股权激励有效期 | 第38-40页 |
·授予与行权价格 | 第40-41页 |
·授予与行权条件 | 第41-43页 |
·激励对象与权益分配 | 第43-46页 |
4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的问题分析 | 第46-56页 |
·股权激励实施层面存在问题分析 | 第46-51页 |
·决策机制不独立 | 第46页 |
·激励条件过低 | 第46-47页 |
·缺乏配套机制 | 第47-48页 |
·权益调整问题 | 第48-49页 |
·投机性择时问题 | 第49-50页 |
·盈余管理问题 | 第50-51页 |
·股权激励制度层面存在问题分析 | 第51-56页 |
·会计处理问题 | 第51-53页 |
·税收制度问题 | 第53-56页 |
5 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的建议 | 第56-64页 |
·改善股权激励决策机制 | 第56-57页 |
·完善薪酬委员会制度 | 第56-57页 |
·采取市场化的高管选聘机制 | 第57页 |
·完善股权激励机制建设 | 第57-61页 |
·明确股权激励对象范围 | 第57-58页 |
·放宽股权激励数量限制 | 第58页 |
·强化激励考核条件约束 | 第58-59页 |
·完善股权激励配套机制 | 第59-60页 |
·规范实施主体的权益调整 | 第60-61页 |
·加强股权激励会计制度建设 | 第61-62页 |
·强化会计制度约束 | 第61-62页 |
·规范期权定价模型的运用 | 第62页 |
·完善股权激励相关所得税收制度 | 第62-64页 |
·深化股权激励相关个税制度改革 | 第62页 |
·加强股权激励相关企业所得税制建设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0页 |
后记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