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6页 |
·调强放射治疗剂量验证方法 | 第9-13页 |
·治疗前的模体剂量验证 | 第9-13页 |
·解剖相关剂量及治疗中的在体验证 | 第13页 |
·剂量验证γ评估方法 | 第13-14页 |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案 | 第14-16页 |
第2章 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PID)剂量特性研究与校正 | 第16-25页 |
·电子射野影像系统介绍 | 第16-17页 |
·EPID剂量学校准 | 第17-20页 |
·EPID探测单元的一致性校准 | 第17页 |
·EPID测量的响应线性校准 | 第17-18页 |
·EPID测量像素值校准(单剂量增益校正,Single Level GainCalibration,SLG) | 第18-19页 |
·EPID图像伪影像处理 | 第19页 |
·EPID测量重建剂量的剂量率响应考察 | 第19-20页 |
·EPID剂量学测量结果 | 第20-24页 |
·本底图像校正 | 第20-21页 |
·EPID测量响应的一致性(泛野图像校正结果) | 第21-22页 |
·EPID的重建剂量与绝对剂量的一致性 | 第22-23页 |
·EPID测量重建剂量的剂量率响应 | 第23-24页 |
·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三维剂量验证系统的剂量学模型建立 | 第25-36页 |
·三维剂量验证系统的剂量重建原理和组成 | 第25-28页 |
·反推剂量重建模型原理 | 第25-26页 |
·三维剂量重建验证系统的组成 | 第26-28页 |
·DC系统的剂量学数据采集 | 第28-30页 |
·加速器剂量特性数据 | 第29页 |
·EPID影像数据 | 第29-30页 |
·DC系统的数据转换及模型调整 | 第30-31页 |
·EPID数据的采集与转换 | 第30-31页 |
·模型应用调整处理 | 第31页 |
·建模结果 | 第31-34页 |
·小结 | 第34-36页 |
第4章 三维剂量验证系统的临床前测试 | 第36-47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36-38页 |
·基于模体的测量 | 第38-39页 |
·基于模体的测量结果 | 第39-45页 |
·点剂量测量结果 | 第39-41页 |
·平面剂量测量结果 | 第41-43页 |
·模体内的体积三维γ通过率结果 | 第43-44页 |
·碳纤维治疗床和延长板的修正测量结果 | 第44-45页 |
·GTV中心点剂量的测量结果 | 第45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45-47页 |
第5章 基于患者CT的IMRT三维剂量验证 | 第47-65页 |
·应用测试病例及方法 | 第47-48页 |
·测量重建结果 | 第48-61页 |
·脑转移IMRT治疗前和穿透三维重建 | 第48-54页 |
·胸部肿瘤IMRT的三维剂量重建测试分析 | 第54-56页 |
·前列腺癌IMRT治疗前和穿透测量重建结果 | 第56-59页 |
·椎体转移IMRT的在体穿透测量 | 第59-61页 |
·计算网格对重建的影响 | 第61-62页 |
·小结和讨论 | 第62-65页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第65-67页 |
·研究总结 | 第65-66页 |
·需要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致谢 | 第70-72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