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古生物学论文--古动物学论文

湖北秭归地区寒武系第二统水井沱组放射虫动物群

作者简介第1-7页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2页
 §1.1 放射虫简介第13页
 §1.2 寒武纪研究进展第13-17页
     ·寒武系地层划分第14-15页
     ·寒武纪生物大爆发第15-17页
 §1.3 寒武纪放射虫研究现状第17-20页
     ·放射虫起源第17-18页
     ·寒武纪放射虫第18-20页
       ·寒武系纽芬兰统第18-19页
       ·寒武系第二统第19页
       ·寒武纪第三统第19-20页
       ·寒武纪芙蓉统第20页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0页
 §1.5 工作量及成果第20-22页
第二章 区域地质及研究剖面第22-33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22-23页
 §2.2 岩相古地理第23-24页
 §2.3 水井沱组简介第24-26页
 §2.4 剖面描述第26-31页
 §2.5 地层划分与对比第31-33页
第三章 寒武系第二统水井沱组放射虫动物群第33-43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33-34页
 §3.2 系统古生物学第34-43页
     ·属种描述第34-40页
     ·讨论第40-43页
       ·Kalimnasphaera sp第40-41页
       ·Antygopora sp第41页
       ·Orbes hubeiensis n.gen.n.sp第41-42页
       ·Spherical radiolarian第42-43页
第四章 放射虫起源与早期演化第43-47页
 §4.1 放射虫起源第43-44页
 §4.2 寒武纪放射虫生物地层第44页
 §4.3 骨骼结构与演化第44-47页
     ·中心骨针第45页
     ·壳壁结构第45页
     ·中心囊第45-46页
     ·极化第46-47页
第五章 问题与讨论第47-49页
 §5.1 放射虫起源第47页
 §5.2 对海洋硅循环的贡献第47-48页
 §5.3 浮游生态系爆发第48-49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49-50页
致谢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相对论重离子碰撞中末态粒子分形特性的研究
下一篇:华南寒武纪早期海洋化学时空演化及其对早期动物演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