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晃县耕地质量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 ·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10-13页 |
| ·我国耕地质量情况及耕地质量评价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13页 |
| 第二章 新晃县自然条件与农业生产概况 | 第13-15页 |
| ·自然条件 | 第13页 |
| ·气候条件 | 第13页 |
| ·水文特征 | 第13页 |
| ·新晃县农业生产现状及发展概况 | 第13-15页 |
| ·耕地利用现状 | 第13-15页 |
| 第三章 新晃县耕地质量评定方法 | 第15-25页 |
| ·耕地质量评定的依据 | 第15页 |
| ·耕地质量评定方法和步骤 | 第15-25页 |
| ·耕地质量评定方法 | 第15-16页 |
| ·耕地质量评定步骤 | 第16-25页 |
| ·确定评价指标 | 第16-17页 |
| ·确定评价单元 | 第17-25页 |
| 第四章 新晃县耕地质量现状分析 | 第25-34页 |
| ·新晃县耕地土壤基本肥力指标 | 第25-27页 |
| ·土壤全氮(N) | 第25页 |
| ·土壤磷素(P) | 第25-26页 |
| ·土壤钾素(N) | 第26页 |
| ·有效铁(Fe) | 第26页 |
| ·有效硼 | 第26页 |
| ·土壤有效硫 | 第26-27页 |
| ·新晃县耕地质量等级及现状分祈 | 第27-34页 |
| ·一级地 | 第27-28页 |
| ·二级地 | 第28-29页 |
| ·三级地 | 第29-30页 |
| ·四级地 | 第30-31页 |
| ·五级地 | 第31页 |
| ·六级地 | 第31-32页 |
| ·七级地 | 第32-34页 |
| 第五章 对策与建议 | 第34-38页 |
| ·多渠道提高土地肥力的建议 | 第34页 |
| ·增种绿肥,增施有机肥 | 第34页 |
| ·大力推广秸秆还田 | 第34页 |
| ·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种植结构 | 第34页 |
| ·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新技术 | 第34页 |
|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措施 | 第34-35页 |
| ·加强中低产耕地改良 | 第35页 |
| ·提高耕地有机质含量 | 第35页 |
| ·科学施肥、保持耕地养分平衡 | 第35页 |
| ·减少农村土地污染的对策 | 第35-37页 |
| ·宣传教育,营造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社会氛围 | 第35页 |
| ·加强法规建设,控制和消除农业面源污染 | 第35-36页 |
| ·完善体系,强化农业环境和农产品质量监测 | 第36页 |
| ·强化科技支撑,加快农业面源污染的综合治理 | 第36-37页 |
| ·耕地土壤污染改良措施 | 第37-38页 |
| ·从源头上进行有效治理 | 第37页 |
| ·采取增施有机肥和农业生态修复措施 | 第37页 |
| ·施用土壤改良剂 | 第37页 |
|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城市工业三废排放 | 第37页 |
| ·合理组织农田灌溉,防止污灌造成的污染 | 第37-38页 |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