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医院集中监测法的丹红注射液安全性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前言 | 第11-13页 |
研究方案 | 第13-18页 |
1 研究用药及对象的选择 | 第13页 |
·研究用药 | 第13页 |
·研究对象的选择 | 第13页 |
2 调查内容与方法 | 第13-16页 |
·调查方法 | 第13-14页 |
·用药方案 | 第14页 |
·实验室检查 | 第14页 |
·不良事件的观察 | 第14-16页 |
3 录入监测表数据并统计分析 | 第16-18页 |
·数据的管理 | 第17页 |
·数据的统计分析 | 第17-18页 |
研究结果 | 第18-44页 |
1 丹红注射液集中监测病例分布 | 第18-19页 |
2 病例统计描述 | 第19-27页 |
·病例分布 | 第19-20页 |
·病例年龄、性别构成 | 第20-21页 |
·病例体重指数分布 | 第21-22页 |
·病例不良嗜好分布 | 第22页 |
·病例药物、食物过敏史分布 | 第22-23页 |
·病例家族过敏性疾病史分布 | 第23页 |
·病例过敏性疾病史分布 | 第23页 |
·是否妊娠、哺乳 | 第23页 |
·使用丹红注射液的病症 | 第23-24页 |
·辨证和辨病情况 | 第24页 |
·原患疾病情况 | 第24页 |
·是否首次使用丹红注射液 | 第24-25页 |
·合并用药情况 | 第25-27页 |
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 第27-35页 |
·不良反应的表现、发生率 | 第27-28页 |
·不良反应/不良事件的关联性评价 | 第28-30页 |
·不同年龄段不良反应发生率 | 第30-31页 |
·不良反应的程度 | 第31-32页 |
·不良反应的对症处理 | 第32页 |
·不良反应的转归及转归时间 | 第32-33页 |
·不良反应发生的类型 | 第33-34页 |
·合并用药数量与发生不良反应数量 | 第34-35页 |
4 不良反应与相关因素统计分析 | 第35-44页 |
·发生不良反应与民族的关系 | 第35页 |
·发生不良反应与年龄的关系 | 第35-36页 |
·发生不良反应与性别的关系 | 第36-37页 |
·发生不良反应与体重指数的关系 | 第37-38页 |
·发生不良反应与不良嗜好的关系 | 第38-39页 |
·发生不良反应与个人药物、食物过敏史的关系 | 第39页 |
·发生不良反应与家族过敏史的关系 | 第39页 |
·发生不良反应与个人过敏性疾病史的关系 | 第39-40页 |
·发生不良反应与妊娠、哺乳期的关系 | 第40页 |
·发生不良反应与辨病的关系 | 第40页 |
·发生不良反应与西医辨病的关系 | 第40-41页 |
·发生不良反应与中医院辨证的关系 | 第41页 |
·发生不良反应与首次使用的关系 | 第41-42页 |
·发生不良反应与首次给药的关系 | 第42页 |
·发生不良反应与给药频率的关系 | 第42页 |
·发生不良反应与单次给药量的关系 | 第42-43页 |
·单次溶媒剂量 | 第43-44页 |
小结 | 第44-45页 |
讨论 | 第45-46页 |
丹红注射液研究进展 | 第46-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发表文章 | 第55-56页 |
个人简历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