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复合材料论文

银[I]基半导体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4页
   ·光催化的研究进展第15-17页
     ·光催化的研究背景第15页
     ·光催化的基本原理第15-17页
   ·银[I]基半导体可见光催化剂的研究进展第17-18页
   ·本文的选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第18-20页
   ·参考文献第20-24页
第二章 氧化石墨烯(GO)-Ag2CO3亚微米棒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第24-45页
   ·引言第24-25页
   ·实验部分第25-28页
     ·试剂和仪器第25页
     ·样品制备第25-27页
     ·样品的表征第27页
     ·光催化测试第27-28页
   ·结果与讨论第28-42页
     ·物相分析第28-29页
     ·形貌分析第29-30页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第30-32页
     ·组成、价态分析第32-33页
     ·光催化活性第33-37页
     ·催化剂的循环性能第37-41页
     ·可能的光催化机理第41-42页
   ·本章小节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5页
第三章 具有增强的可见光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的氮掺杂石墨烯(NG)修饰的 AgX@Ag (X=Br, Cl) 复合材料第45-61页
   ·引言第45-46页
   ·实验部分第46-47页
     ·试剂和仪器第46页
     ·样品制备第46页
     ·样品的表征第46-47页
     ·光催化测试第47页
   ·结果与讨论第47-59页
     ·物相分析第47-48页
     ·形貌分析第48-49页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第49页
     ·FT-IR 光谱第49-50页
     ·组成、价态分析第50-53页
     ·电化学阻抗(EIS)第53页
     ·光催化活性第53-56页
     ·催化剂的循环性能第56-57页
     ·可能的光催化机理第57-59页
   ·本章小节第59页
   ·参考文献第59-61页
第四章 类石墨相的氮化碳(g-C3N4)/Ag2CO3亚微米棒复合结构的构筑及其在光催化中的应用第61-73页
   ·引言第61页
   ·实验部分第61-63页
     ·试剂和仪器第61-62页
     ·样品制备第62页
     ·样品的表征第62页
     ·光催化测试第62-63页
   ·结果与讨论第63-71页
     ·物相分析第63-64页
     ·形貌分析第64-65页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第65-67页
     ·荧光光谱第67页
     ·光催化活性第67-71页
   ·本章小节第71页
   ·参考文献第71-73页
第五章 Ag_3PO_4-ZnO 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第73-103页
 引言第73-74页
 第一节 具有高的可见光催化活性的 Ag3PO4-ZnO 纳米棒复合材料的合成第74-85页
  1. 实验部分第74-76页
   ·试剂和仪器第74页
   ·样品制备第74-75页
   ·样品的表征第75页
   ·光催化测试第75页
   ·羟基自由基( OH)的检测第75-76页
  2. 结果与讨论第76-85页
   ·物相分析第76-77页
   ·形貌分析第77-78页
   ·组成、成分分析第78-79页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第79页
   ·荧光光谱第79-80页
   ·BET 比表面积第80-81页
   ·光催化活性第81-83页
   ·可能的光催化机理第83-85页
 第二节 Ag_3PO_4-ZnO 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第85-93页
  1. 实验部分第85-86页
   ·试剂和仪器第85页
   ·样品制备第85页
   ·样品的表征第85-86页
   ·光催化测试第86页
   ·羟基自由基( OH)的检测第86页
  2. 结果与讨论第86-93页
   ·物相分析第86-87页
   ·形貌分析第87-88页
   ·组成、成分分析第88-89页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第89页
   ·光催化活性第89-91页
   ·可能的光催化机理第91-93页
 第三节 可见光驱动的 Ag_3PO_4-ZnO 纳米短棒复合光催化剂第93-100页
  1. 实验部分第93-94页
   ·试剂和仪器第93页
   ·样品制备第93页
   ·样品的表征第93-94页
   ·光催化测试第94页
   ·羟基自由基( OH)的检测第94页
  2. 结果与讨论第94-100页
   ·物相分析第94-95页
   ·形貌分析第95-96页
   ·组成、成分分析第96-97页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第97页
   ·光催化活性第97-99页
   ·可能的光催化机理第99-100页
 本章小节第100-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03页
第六章 Ag_3PO_4-Bi_2O_2CO_3异质结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可见光催化降解染料上的应用第103-114页
   ·引言第103-104页
   ·实验部分第104-105页
     ·试剂和仪器第104页
     ·样品制备第104页
     ·样品的表征第104-105页
     ·光催化测试第105页
   ·结果与讨论第105-111页
     ·物相、组成和成分分析第105-106页
     ·形貌分析第106-107页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第107-108页
     ·电化学阻抗(EIS)第108页
     ·光催化活性第108-111页
   ·本章小节第111页
   ·参考文献第111-114页
第七章 具有可见光催化活性的 Ag_2SO_3亚微米粒子的制备第114-130页
   ·引言第114页
   ·实验部分第114-117页
     ·试剂和仪器第114-115页
     ·样品制备第115-116页
     ·样品的表征第116-117页
     ·光催化测试第117页
   ·结果与讨论第117-128页
     ·物相分析第117-118页
     ·形貌、组成和成分分析第118-120页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第120-122页
     ·光催化活性第122-124页
     ·催化剂的循环和稳定性能第124-127页
     ·不同捕获剂对光催化结果的影响第127-128页
   ·本章小节第128页
   ·参考文献第128-130页
附录第130-13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30-13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奖情况第131-132页
致谢第132页

论文共13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金纳米棒的表面选区修饰及其可控组装研究
下一篇:纳米铁酸银和四氧化三钴半导体的制备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