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引言 | 第9-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对数字矿山的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 ·论文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 第2章 井下空间数据建模 | 第17-32页 |
| ·数据模型 | 第17-21页 |
| ·空间数据模型 | 第17-18页 |
| ·二维空间数据模型 | 第18-19页 |
| ·三维空间数据模型 | 第19-21页 |
| ·井下数据类型 | 第21-24页 |
| ·井下 GIS 数据源及其特点 | 第21-23页 |
| ·井下数据模型选择 | 第23-24页 |
| ·矿井巷道建模 | 第24-28页 |
| ·巷道的分类及特征 | 第24-25页 |
| ·导线点求解巷道中线 | 第25-26页 |
| ·巷道网络元素建模 | 第26-28页 |
| ·井下构筑物建模 | 第28-32页 |
| ·井下基础设备及设施建模 | 第28-30页 |
| ·井下监测与应急设施建模 | 第30-32页 |
| 第3章 井下三维空间网络分析建模 | 第32-38页 |
| ·空间分析模型与建模 | 第32-35页 |
| ·空间分析模型及其分类 | 第32页 |
| ·空间分析图解建模 | 第32-34页 |
| ·Model Builder 概述 | 第34-35页 |
| ·网络分析模型的构建 | 第35-38页 |
| ·巷道网络数据集 | 第35页 |
| ·安全避险点网络分析建模 | 第35-36页 |
| ·紧急避险路径网络分析建模 | 第36-38页 |
| 第4章 系统设计 | 第38-48页 |
| ·系统总体设计 | 第38-39页 |
| ·开发方式与工具 | 第38页 |
|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 第38-39页 |
| ·功能模块设计 | 第39-44页 |
| ·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 第39-41页 |
| ·空间数据管理功能设计 | 第41页 |
| ·二三维联动功能设计 | 第41-42页 |
| ·数据查询与定位功能设计 | 第42-43页 |
| ·井下避险分析功能设计 | 第43-44页 |
| ·数据库设计 | 第44-48页 |
| ·数据库总体设计 | 第44-45页 |
| ·空间数据库设计 | 第45-47页 |
| ·属性数据库设计 | 第47-48页 |
| 第5章 系统实现 | 第48-66页 |
| ·系统主界面 | 第48-50页 |
| ·地图浏览与量测 | 第50-52页 |
| ·地图定位 | 第52-61页 |
| ·点的空间定位 | 第53页 |
| ·人员定位 | 第53-55页 |
| ·巷道定位 | 第55-57页 |
| ·设备定位 | 第57-59页 |
| ·高级定位 | 第59-61页 |
| ·信息查询 | 第61-63页 |
| ·二三维联动 | 第63-64页 |
| ·安全避险点选择 | 第64-66页 |
| 第6章 井下最优避险路径 UPOP Model 算法的构建与实现 | 第66-83页 |
| ·最优避险路线 | 第66页 |
| ·UPOP Model算法与影响因子量化 | 第66-83页 |
| ·UPOP Model 算法 | 第66-67页 |
| ·UPOP Model 模型影响因子的分析与量化 | 第67-68页 |
| ·最优避险路径 GIS 的算法设计 | 第68-70页 |
| ·最优避险路径算法 GIS 实现 | 第70-83页 |
| 结论 | 第83-85页 |
| 参考文献 | 第85-88页 |
| 致谢 | 第88-89页 |
| 导师简介 | 第89-90页 |
| 作者简介 | 第90-91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