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页 |
·不对称增温对冬小麦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第10-12页 |
·不对称增温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10-11页 |
·不对称增温对冬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第11-12页 |
·利用冠层光谱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进行监测 | 第12-14页 |
·利用光谱对冬小麦的生长发育进行监测 | 第12-13页 |
·利用光谱对冬小麦的产量进行估测 | 第13-14页 |
·研究目标、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研究目标 | 第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第二章 试验设计及数据处理 | 第16-22页 |
·试验地概况 | 第16页 |
·试验设计 | 第16页 |
·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16-17页 |
·开放式的田间增温系统设计 | 第17-19页 |
·数据处理与回归分析 | 第19-22页 |
·数据处理 | 第19-20页 |
·回归分析 | 第20-22页 |
第三章 昼夜不对称增温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22-32页 |
·结果分析 | 第22-30页 |
·昼夜不对称增温试验效果分析 | 第22-25页 |
·不对称增温对冬小麦生育进程的影响 | 第25-26页 |
·不对称增温对冬小麦株高的影响 | 第26-27页 |
·不对称增温对冬小麦LAI的影响 | 第27页 |
·不对称增温对冬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27-28页 |
·不对称增温对冬小麦植株干物质的影响 | 第28-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四章 昼夜不对称增温对冬小麦植株糖氮代谢的影响 | 第32-40页 |
·结果分析 | 第32-38页 |
·不对称增温对冬小麦叶片和茎秆氮素状况的影响 | 第32-33页 |
·不对称增温对冬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第33-34页 |
·不对称增温对冬小麦叶片可溶性总糖和蔗糖的影响 | 第34-36页 |
·不对称增温对冬小麦茎秆可溶性总糖和蔗糖的影响 | 第36-37页 |
·不对称增温对冬小麦叶片糖氮比的影响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五章 昼夜不对称增温对冬小麦籽粒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 第40-46页 |
·结果分析 | 第40-44页 |
·不对称增温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 第40-42页 |
·不对称增温对冬小麦籽粒淀粉含量的影响 | 第42-43页 |
·不对称增温对冬小麦籽粒蛋白质组分的影响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六章 昼夜不对称增温条件下冬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高光谱监测 | 第46-62页 |
·结果分析 | 第47-60页 |
·不对称增温条件下冬小麦冠层反射光谱特征 | 第47-51页 |
·冠层反射光谱对昼夜不对称增温的响应 | 第47-48页 |
·冠层反射光谱随生育期的变化模式 | 第48-50页 |
·冠层反射光谱的品种间差异 | 第50-51页 |
·不同增温条件下冬小麦生长发育的高光谱估测模型研究 | 第51-58页 |
·冬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的估测模型研究 | 第51-53页 |
·冬小麦LAI的估测模型研究 | 第53-56页 |
·冬小麦叶片含氮量的估测模型研究 | 第56-58页 |
·不同增温条件下冬小麦产量的高光谱估测模型研究 | 第58-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第62-66页 |
·主要结论 | 第62-63页 |
·讨论 | 第63-65页 |
·问题与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2页 |
作者简介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