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球物理学论文--水文科学(水界物理学)论文--水文分析与计算论文--水量平衡论文

近60年黄河源区流量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0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2-13页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3-17页
     ·黄河源区流量变化特征的研究第13-14页
     ·黄河源区降水变化对流量影响的研究第14-15页
     ·黄河源区气温和蒸发变化对流量影响的研究第15-16页
     ·源区植被变化对流量影响的研究第16页
     ·影响黄河源区流量的大气环流第16-17页
   ·存在问题第17-18页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8-20页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第20-30页
   ·资料第20-21页
     ·水文资料第20页
     ·气候资料第20页
     ·环流场资料第20-21页
     ·植被NDVI资料第21页
   ·方法介绍第21-30页
     ·线性倾向估计第21-22页
     ·曼-肯德尔(Mann-Kendall)检验第22-23页
     ·Pearson相关系数及其检验第23-24页
     ·小波分析第24-25页
     ·高桥浩一郎蒸发公式第25-26页
     ·回归分析第26-27页
     ·变差系数C_v的计算第27页
     ·气候因子贡献计算第27-28页
     ·水汽输送通量的计算第28页
     ·边界水汽通量的计算第28-30页
第三章 黄河源区近60a流量变化特征第30-38页
   ·引言第30页
   ·源区流量演变趋势及周期变化特征第30-31页
   ·源区流量年内变化特征第31-36页
     ·流量年内分配不均匀性第31-33页
     ·源区流量年内分配类型的划分及其特征第33-35页
     ·流量年内分配类型与丰枯等级的关系第35-36页
   ·本章小结第36-38页
第四章 黄河源区气候因子和植被变化对流量的影响第38-54页
   ·引言第38页
   ·气候因子和植被的时空变化特征第38-49页
     ·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第38-41页
     ·温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第41-44页
     ·蒸发的时空变化特征第44-47页
     ·植被的时空变化特征第47-49页
   ·气候因子和植被对源区流量变化的贡献第49-51页
     ·气候因子和植被对流量变化的历年贡献第49-50页
     ·气候因子对流量年内变化的贡献第50-51页
   ·本章小结第51-54页
第五章 黄河源区流量单、双峰型的环流特征第54-70页
   ·引言第54页
   ·流量单峰型环流场特征第54-58页
     ·单峰型流量、降水与600hPa高度场的关系第54-56页
     ·单峰型流量与经、纬向风场的关系第56-58页
   ·流量双峰型环流场特征第58-60页
     ·双峰型流量、降水与600hPa高度场的关系第58-60页
     ·双峰型流量与前期夏季600hPa位势高度场的关系第60页
   ·青藏高原地面感热通量对源区流量单、双峰型的影响第60-62页
   ·黄河源区水汽收支特征第62-66页
     ·源区各边界水汽收支年内变化第62-63页
     ·源区各边界水汽输送的变化趋势第63-66页
   ·高原夏季风对源区气候、流量的影响第66-68页
     ·高原夏季风与降水、温度、流量的关系第66-67页
     ·高原夏季风强度和位置变化与源区各边界水汽的关系第67-68页
   ·本章小结第68-70页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第70-74页
   ·全文总结第70-71页
   ·特色和创新点第71-72页
   ·研究展望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78页
作者简介第78-79页
致谢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极隙区纬度电磁离子回旋波的研究
下一篇:地区线性矩频率分析中水文气象分区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