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一、 导论 | 第9-18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三) 国内外生命教育的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五) 创新点 | 第17-18页 |
二、 生命教育的理论基础 | 第18-24页 |
(一) 中国先哲们的生命哲学思想 | 第18-20页 |
(二) 西方先哲们的生命哲学思想 | 第20-22页 |
(三) 马克思主义生命观 | 第22-24页 |
三、 生命教育的内涵与价值 | 第24-32页 |
(一) 生命教育的概念 | 第24页 |
(二) 生命教育的内容 | 第24-29页 |
(三)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价值 | 第29-32页 |
四、 大学生生命教育现状问卷调查及分析 | 第32-44页 |
(一) 问卷构成 | 第32页 |
(二) 问卷调查过程 | 第32-34页 |
(三) 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34-41页 |
(四) 调查结论及原因分析 | 第41-44页 |
五、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路径选择 | 第44-53页 |
(一) 教育理念路径: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 第44-45页 |
(二) 教育内容路径:拓展大学生生命教育内容 | 第45-47页 |
(三) 教育方法路径:创新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方法 | 第47-49页 |
(四) 教育主体路径: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合力作用 | 第49-51页 |
(五) 教育反馈路径:监督教育过程、评价教育效果 | 第51-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附录 | 第57-60页 |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绩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个人简介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