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1 前言 | 第11-16页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1-16页 |
·假脐菇属分类研究简史 | 第11-12页 |
·盔孢菌属分类研究简史 | 第12-16页 |
·盔孢菌属的研究简史 | 第12-13页 |
·盔孢菌属的毒性 | 第13-16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16-20页 |
·研究材料 | 第16页 |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野外采集 | 第16页 |
·宏观形态观察 | 第16页 |
·微观结构观察 | 第16-17页 |
·光学显微镜观察 | 第16-17页 |
·扫描电镜观察 | 第17页 |
·形态特征 | 第17-20页 |
·假脐菇属形态特征 | 第17-18页 |
·盔孢菌属形态特征 | 第18-20页 |
3 假脐菇属的分类学研究 | 第20-25页 |
·假脐菇属Tubaria(W.G Sm.)Gillet | 第20页 |
·中国假脐菇属分种检索表 | 第20-25页 |
·石栎假脐菇(Tubaria lithocarpicola M.Zang) | 第20-21页 |
·粗糙假脐菇(Tubaria confragosa (Fr.)Kuhner) | 第21-22页 |
·鳞皮假脐菇(Tubaria furfuracea(Pers.) Gillet) | 第22-23页 |
·假脐菇属待定种(Tubaria sp.) | 第23-25页 |
4 盔孢菌属分类学研究 | 第25-47页 |
·盔孢菌属Galerina Earle | 第25页 |
·盔孢菌属亚属分类检索表 | 第25-43页 |
·粗盔孢菌亚属(Subgenus Tubariopsis(Kuhner)Smith & Singer) | 第25-27页 |
·粗盔孢菌组(Section Tubariopsis Kuhner) | 第26-27页 |
·盔孢菌亚属(Subgenus Galerina Smith & Singer) | 第27-43页 |
·帽盔孢菌组(Section Calyptrospora Smith & Singer) | 第27-28页 |
·小菇状盔孢菌组(Section Mycenopsis Smith & Singer) | 第28-31页 |
·簇盔孢菌组(Section Porospora Smith & Singer) | 第31-32页 |
·脆锈伞状盔孢菌组(Section Naucoriopsis Kuihner) | 第32-40页 |
·盔孢菌组(Section Galerina Smith & Singer) | 第40-43页 |
·中国盔孢菌属分种检索表 | 第43-45页 |
·盔孢菌属待定种(Galerina sp.) | 第45-46页 |
·Galerina sp 1 | 第45页 |
·Galerina sp 2 | 第45-46页 |
·未观察到的问题种 | 第46-47页 |
5 盔孢菌属毒性检测 | 第47-50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47-48页 |
·供试材料 | 第47页 |
·试剂及仪器 | 第47页 |
·盔孢菌毒素粗提物提取 | 第47页 |
·盔孢菌粗毒中主要肽类毒素的鉴定 | 第47-48页 |
·毒素标样 | 第4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8-50页 |
·黄褐盔孢菌子实体粗毒素分析 | 第48-49页 |
·讨论 | 第49-50页 |
6 讨论与展望 | 第50-53页 |
·结论 | 第50页 |
·讨论 | 第50-51页 |
·假脐菇属 | 第50页 |
·盔孢菌属 | 第50-51页 |
·担孢子微形态 | 第51页 |
·盔孢菌属毒性检测 | 第51页 |
·展望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图版Ⅰ | 第56-58页 |
图版Ⅱ | 第58-59页 |
图版Ⅲ | 第59-60页 |
图版Ⅳ | 第60-61页 |
图版Ⅴ | 第61-83页 |
图版Ⅵ | 第83-86页 |
图版Ⅶ | 第86-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作者简介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