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生物质与煤粉混合燃烧的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微油点火技术 | 第15-17页 |
·微油点火技术介绍 | 第15-16页 |
·微油燃烧器的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2章 试验原料、装置及方法 | 第19-26页 |
·原料制备 | 第19页 |
·试验原料处理、分析仪器、设备 | 第19-20页 |
·原料性质基础分析 | 第20-21页 |
·试验方法 | 第21-23页 |
·燃烧特性热重试验 | 第21-22页 |
·燃烧污染物排放试验 | 第22-23页 |
·试验数据处理方法 | 第23-25页 |
·燃烧特性热重试验数据处理 | 第23-25页 |
·污染物排放特性试验方法 | 第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生物质与低挥发分煤粉燃烧特性热重试验研究 | 第26-34页 |
·试验条件 | 第26页 |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26-33页 |
·不同类型生物质燃烧过程分析 | 第26-29页 |
·低挥发分煤粉的燃烧特性分析 | 第29-30页 |
·不同升温速率下煤粉混合物的燃烧特性的分析 | 第30-31页 |
·不同生物质掺混比例下煤粉混合物燃烧特性的分析 | 第31-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4章 生物质与低挥发分煤粉燃烧污染物排放特性试验研究 | 第34-43页 |
·生物质煤粉混合物NO排放特性 | 第34-39页 |
·生物质与低挥发分煤粉燃烧NO排放特性 | 第34-37页 |
·生物质煤粉混合物NO排放特性 | 第37-39页 |
·生物质煤粉混合物SO_2排放特性 | 第39-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5章 微油点燃煤粉混合物的数学模型 | 第43-55页 |
·燃烧器基本控制方程 | 第43-45页 |
·常用的湍流模型 | 第45-47页 |
·常用的湍流模型描述 | 第45-46页 |
·标准的κ-ε模型 | 第46-47页 |
·几率密度函数及气相湍流模型 | 第47-49页 |
·几率分布函数 | 第47-48页 |
·气相湍流模型 | 第48-49页 |
·燃烧辐射换热模型 | 第49-51页 |
·常用辐射换热模型简介 | 第50-51页 |
·P-1辐射换热模型 | 第51页 |
·挥发分析出的动力学模型 | 第51-53页 |
·焦炭燃烧模型 | 第5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6章 微油点燃生物质煤粉混合物的数值模拟 | 第55-70页 |
·计算网格模型及边界条件 | 第55-56页 |
·计算网格模型 | 第55页 |
·边界条件 | 第55-56页 |
·数值计算结果的分析 | 第56-68页 |
·燃烧器内煤粉气流的着火过程 | 第56-60页 |
·生物质掺混比例对煤粉点火的影响 | 第60-62页 |
·一次风速对煤粉点火的影响 | 第62-66页 |
·粒径大小对煤粉点火的影响 | 第66-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0-73页 |
·全文总结 | 第70-71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