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高分子化学(高聚物)论文

丁腈橡胶增韧聚乳酸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35页
   ·引言第10-11页
   ·聚乳酸简介第11-14页
     ·聚乳酸的合成及结构第11-12页
     ·聚乳酸的基本性能第12-13页
     ·聚乳酸的改性第13-14页
   ·聚乳酸的共混改性第14-29页
     ·生物可降解弹性体增韧第14-21页
     ·非生物弹性体增韧第21-29页
   ·DCP 在共混体系中的研究现状第29-33页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第33页
   ·课题的研究方案第33-35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35-39页
   ·实验原料及主要设备第35-36页
     ·实验原料第35页
     ·主要实验设备第35-36页
   ·试样制备第36页
   ·性能测试与表征第36-39页
     ·拉伸性能测试第36页
     ·冲击性能测试第36页
     ·扫描电镜(SEM)测试第36页
     ·透射电镜(TEM)测试第36-37页
     ·偏光显微镜(POM)测试第37页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试第37-39页
第三章 不同加工工艺对 PLLA/NBR 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第39-60页
   ·实验部分第39-42页
     ·注塑成型法制备 PLLA/NBR 体系第39-41页
     ·模压成型法制备第41-42页
     ·不同 NBR 含量对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第42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2-59页
     ·注塑成型法制备 PLLA/NBR 共混体系第42-50页
     ·模压薄片法第50-57页
     ·NBR 的含量对 PLLA 韧性的影响第57-59页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四章 不同增容剂对 NBR 增韧 PLLA 体系的性能研究第60-73页
   ·实验部分第60-62页
     ·DCP 用量对 NBR 增韧 PLLA 体系性能的影响第60-61页
     ·不同比例的 MAH/DCP 对 PLLA/NBR 体系的影响第61-62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62-71页
     ·DCP 用量对 NBR 增韧 PLLA 体系性能的影响第62-63页
     ·不同比例 MAH/DCP 并用对 PLLA/NBR 体系的影响第63-64页
     ·各增容体系的物理机械性能综合研究第64-65页
     ·各增容体系的 TEM 形貌观察第65-67页
     ·各增容体系的结晶形貌观察第67-68页
     ·各增容体系的等温结晶行为第68-69页
     ·PLLA/NBR 的增韧作用机理探究第69-71页
   ·本章小结第71-73页
第五章 探究 DCP 对 PLLA/NBR 的增容机理第73-85页
   ·实验部分第73-74页
     ·配方第73页
     ·实验方法第73-74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74-83页
     ·冲击性能测试分析第74-75页
     ·共混体系形貌的研究第75-76页
     ·热性能分析第76-78页
     ·拉伸韧性机理的探究第78-81页
     ·冲击韧性机理的探究第81-83页
   ·本章小结第83-85页
第六章 共混时间对 PLLA/NBR/DCP 体系性能的影响第85-94页
   ·实验部分第85-87页
     ·实验配方第85-86页
     ·实验方法第86-87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87-92页
     ·拉伸性能测试分析第87页
     ·冲击性能测试分析第87-89页
     ·共混时间对体系微观形态的影响第89-90页
     ·热性能分析第90-92页
   ·本章小结第92-94页
全文总结第94-96页
参考文献第96-102页
致谢第102-10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104-105页

论文共10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G-四链体模拟酶催化聚苯胺原位生成的研究及其应用
下一篇:聚(3,4-乙烯二氧噻吩)微纳米球的制备与热电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