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Summary | 第3-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7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7-9页 |
·隧洞的研究现状及特点 | 第9-15页 |
·隧洞开挖模拟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围岩稳定性理论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隧洞数值计算方法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湿陷性黄土隧洞开挖研究的特点 | 第14-15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17页 |
第2章 湿陷性黄土的工程特征 | 第17-21页 |
·物理力学性质 | 第17-19页 |
·颗粒组成 | 第17-18页 |
·湿陷性黄土的密度与湿度 | 第18页 |
·湿陷性 | 第18-19页 |
·力学性质 | 第19-21页 |
·压缩性 | 第19页 |
·抗剪强度 | 第19-20页 |
·渗透性 | 第20-21页 |
第3章 湿陷性黄土隧洞开挖方法、影响因素及围岩稳定性评价 | 第21-29页 |
·湿陷性黄土隧洞开挖方法 | 第21-24页 |
·全断面开挖法 | 第21-22页 |
·台阶法 | 第22-23页 |
·CD 法与 CRD 法 | 第23-24页 |
·湿陷性黄土隧洞开挖影响因素 | 第24-25页 |
·湿陷性黄土隧洞围岩稳定性影响因素 | 第25-27页 |
·地应力 | 第25-26页 |
·地质结构及力学性质 | 第26页 |
·地下水 | 第26-27页 |
·时间因素与施工方法 | 第27页 |
·隧洞围岩稳定性分析方法 | 第27-28页 |
·地质分析法 | 第27页 |
·工程类比法 | 第27-28页 |
·块体稳定分析法 | 第28页 |
·块体单元法 | 第28页 |
·湿陷性黄土隧洞围岩变形破坏机理 | 第28-29页 |
第4章 隧洞弹塑性有限差分理论研究 | 第29-43页 |
·弹塑性本构模型理论 | 第29-33页 |
·弹性模型 | 第29-31页 |
·弹塑性本构方程 | 第31-33页 |
·屈服准则 | 第33-34页 |
·摩尔—库伦(Mohr-Coulomb)屈服准则 | 第33页 |
·德鲁克—普拉格(Drucker-Prager)屈服准则 | 第33-34页 |
·有限差分法 | 第34-39页 |
·有限差分法的基本原理 | 第35-37页 |
·有限差分法求解的方法 | 第37-38页 |
·有限差分法的名词术语 | 第38-39页 |
·FLAC3D 有限差分软件 | 第39-43页 |
·FLAC3D 的特点[48] | 第40页 |
·FLAC3D 的优势 | 第40-41页 |
·FISH 简介 | 第41-42页 |
·FLAC3D 有限差分数值分析过程 | 第42-43页 |
第5章 湿陷性黄土隧洞开挖过程数值模拟 | 第43-63页 |
·工程背景 | 第43-44页 |
·湿陷性黄土隧洞数值模拟 | 第44-63页 |
·建立模型 | 第44-45页 |
·本构关系和边界条件 | 第45页 |
·隧洞基本参数 | 第45页 |
·自重应力场模拟 | 第45-46页 |
·不同开挖方法数值模拟的结果分析 | 第46-63页 |
第6章 结论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作者简介 | 第68-69页 |
导师简介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