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公司面纱制度在审判实践中的适用及完善
内容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揭开公司面纱制度概述 | 第12-21页 |
一、 国外揭开公司面纱制度 | 第12-16页 |
(一) 英美法系国家揭开公司面纱理论 | 第12-14页 |
(二) 大陆法系国家揭开公司面纱理论 | 第14-16页 |
二、 国外适用揭开公司面纱的理论情形之考察 | 第16-17页 |
(一) 英美法系国家 | 第16页 |
(二) 大陆法系国家 | 第16-17页 |
三、 我国揭开公司面纱制度 | 第17-21页 |
(一) 关于涉及公司人格的司法解释 | 第17-20页 |
(二) 《公司法》对揭开公司面纱的规定 | 第20-21页 |
第二章 揭开公司面纱制度的审判实践类型及分析 | 第21-29页 |
一、 公司经营方式有瑕疵 | 第21-24页 |
二、 利用公司人格规避合同义务 | 第24-25页 |
三、 夫妻公司 | 第25-26页 |
四、 逆向否定 | 第26-27页 |
五、 利用公司法人格规避法律责任 | 第27-29页 |
第三章 我国揭开公司面纱制度存在的缺陷及建议 | 第29-42页 |
一、 对我国揭开公司面纱制度缺陷的评析 | 第29-32页 |
(一) 名称选用上的疑惑 | 第29-30页 |
(二) 适用要件规定上的缺陷 | 第30-32页 |
(三) 责任追究上的问题 | 第32页 |
二、 完善我国揭开公司面纱制度 | 第32-36页 |
(一) 理论阐述上的修正 | 第32-33页 |
(二) 滥用公司法人格主观要件之补充 | 第33-35页 |
(三) 完善责任追究的顺序 | 第35-36页 |
(四) 明确揭开公司面纱的申请人 | 第36页 |
三、 审判实践中应谨慎适用揭开公司面纱制度 | 第36-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