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住宅驱动因素及调控机制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3页 |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2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 ·研究进展与文献综述 | 第12-19页 |
| ·可持续发展理论相关研究 | 第13-14页 |
| ·绿色建筑的评价理论及方法 | 第14页 |
| ·绿色建筑的经济外部性 | 第14-15页 |
| ·国外绿色建筑的发展与激励 | 第15-16页 |
| ·我国绿色建筑的激励政策 | 第16-18页 |
| ·激励机制设计理论研究 | 第18页 |
|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8-19页 |
| ·本文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第19-21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 ·创新点 | 第20-21页 |
| ·技术路线与论文结构 | 第21-23页 |
| ·技术路线 | 第21页 |
| ·文章结构安排 | 第21-23页 |
| 第二章 绿色住宅政府激励相关理论 | 第23-38页 |
| ·绿色住宅与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3-27页 |
| ·绿色住宅的界定 | 第23-25页 |
| ·绿色住宅与一般住宅的区别 | 第25页 |
|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与内涵 | 第25-26页 |
| ·绿色住宅与可持续建筑 | 第26-27页 |
| ·绿色住宅的经济学属性 | 第27-30页 |
| ·绿色住宅的经济外部性 | 第27-29页 |
| ·绿色住宅的准公共物品属性 | 第29-30页 |
| ·政府规制与机制设计理论 | 第30-37页 |
| ·从市场失灵到政府失灵 | 第30-32页 |
| ·机制设计理论 | 第32-33页 |
| ·激励机制设计 | 第33-34页 |
| ·群体演化博弈基本模型 | 第34-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第三章 绿色住宅的驱动因素分析 | 第38-62页 |
| ·绿色住宅建造系统 | 第38-42页 |
| ·绿色住宅建造系统的环境 | 第38-39页 |
| ·绿色住宅建造系统的行为 | 第39页 |
| ·绿色住宅建造系统的结构 | 第39-42页 |
| ·开发决策子系统影响因素分析 | 第42-48页 |
| ·开发商的经济驱动力 | 第42-43页 |
| ·开发商的战略与价值取向 | 第43页 |
| ·政策环境的影响 | 第43-45页 |
| ·社会环境的影响 | 第45-46页 |
| ·技术环境的影响 | 第46-47页 |
| ·市场环境的影响 | 第47-48页 |
| ·设计子系统影响因素分析 | 第48-55页 |
| ·住宅设计任务书 | 第49-50页 |
| ·设计师的社会责任感 | 第50页 |
| ·设计师的社会荣誉感 | 第50-51页 |
| ·设计师绿色设计水平 | 第51-55页 |
| ·强制性政策与激励政策 | 第55页 |
| ·施工子系统影响因素分析 | 第55-60页 |
| ·绿色施工设计图 | 第56页 |
| ·绿色施工意识 | 第56-57页 |
| ·绿色施工管理水平 | 第57-59页 |
| ·绿色建材及先进施工技术的使用 | 第59页 |
| ·施工方式 | 第59-60页 |
| ·影响绿色住宅开发的因素汇总 | 第60-62页 |
| 第四章 绿色住宅开发驱动因素建模及实证检验 | 第62-87页 |
| ·结构方程 | 第62-65页 |
| ·结构方程分析流程 | 第62-63页 |
| ·结构方程的优点 | 第63-64页 |
| ·结构方程的建模工具 | 第64-65页 |
| ·绿色住宅开发驱动模型的构建 | 第65-70页 |
| ·理论模型的构建 | 第65页 |
| ·潜在变量的选择 | 第65-67页 |
| ·测量模型的构建 | 第67-68页 |
| ·结构模型的构建 | 第68-70页 |
| ·数据收集与前期数据分析 | 第70-78页 |
| ·研究量表设计 | 第70-71页 |
| ·数据收集 | 第71-73页 |
| ·数据预处理 | 第73-74页 |
| ·样本数据的信度检验 | 第74-75页 |
| ·样本数据的效度检验 | 第75-78页 |
| ·模型拟合及讨论 | 第78-86页 |
| ·测量模型 | 第79-81页 |
| ·结构模型 | 第81-83页 |
| ·模型的修正 | 第83-85页 |
| ·驱动模型的关键路径与讨论 | 第85-86页 |
|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 第五章 绿色住宅激励机制研究 | 第87-105页 |
| ·绿色住宅激励机制设计 | 第87-89页 |
| ·激励机制设计的内容与原则 | 第87-88页 |
| ·绿色住宅激励机制设计框架 | 第88-89页 |
| ·绿色住宅的消费者激励 | 第89-93页 |
| ·绿色消费激励的主体分析 | 第89页 |
| ·绿色消费激励的政策工具 | 第89-90页 |
| ·绿色消费激励模型的选择 | 第90-91页 |
| ·基于消费群体有限理性的演化博弈 | 第91-93页 |
| ·绿色住宅开发经济激励机制 | 第93-104页 |
| ·绿色住宅开发激励的主体分析 | 第93-94页 |
| ·绿色住宅开发的经济激励措施 | 第94-95页 |
| ·绿色住宅开发决策激励模型的选择 | 第95页 |
| ·开发商群体决策演化博弈分析 | 第95-97页 |
| ·群体演化博弈动力学仿真 | 第97-104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4-105页 |
| 第六章 绿色住宅强制性规制政策研究 | 第105-117页 |
| ·绿色住宅强制性规制政策 | 第105-107页 |
| ·绿色住宅强制性规制对象选择 | 第105-106页 |
| ·绿色设计强制性规制政策 | 第106页 |
| ·绿色施工强制性规制政策 | 第106-107页 |
| ·基于市场的“命令—控制”型规制政策 | 第107-112页 |
| ·可交易的许可证机制 | 第108-109页 |
| ·市场化环境规制在欧美的实践 | 第109-110页 |
| ·可交易的绿色住宅节能证书机制 | 第110-112页 |
| ·住宅产业化的绿色施工体系 | 第112-116页 |
| ·住宅产业化 | 第112-113页 |
| ·住宅产业化对绿色施工的影响 | 第113-114页 |
| ·促进住宅产业化的规制政策 | 第114-115页 |
| ·绿色部品生产企业规制政策 | 第115-116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6-117页 |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17-121页 |
|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17-118页 |
| ·本研究的局限性 | 第118-119页 |
| ·研究工作展望 | 第119-121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1-129页 |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129-130页 |
| 致谢 | 第1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