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9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稀土离子发光性质概述 | 第11-15页 |
·常见稀土离子的特征光谱 | 第11-13页 |
·异常价态稀土离子的性质 | 第13-14页 |
·影响稀土离子的发光特性的因素 | 第14-15页 |
·稀土发光材料的合成方法概述 | 第15-17页 |
·高温固相法 | 第15-16页 |
·水热合成法 | 第16页 |
·溶胶-凝胶法 | 第16-17页 |
·微波辐射法 | 第17页 |
·共沉淀法 | 第17页 |
·稀土离子价态及能量传递研究的相关理论 | 第17-20页 |
·稀土离子理论 | 第17-18页 |
·位型坐标图 | 第18页 |
·Struck-Fonger 理论 | 第18页 |
·稀土离子之间的电子转移理论 | 第18-19页 |
·稀土离子间能量传递理论 | 第19-20页 |
·纳米稀土发光材料的制备 | 第20-28页 |
·纳米稀土发光材料的光学特性 | 第20-21页 |
·纳米粒子的团聚和分散 | 第21-22页 |
·纳米稀土发光材料的制备 | 第22-24页 |
·微乳液法制备纳米粒子的原理及影响因素 | 第24-26页 |
·纳米稀土发光材料的表征和测试方法 | 第26-28页 |
·本论文的目的和创新之处 | 第28-29页 |
·目的 | 第28页 |
·创新之处 | 第28-29页 |
第2章 M_2B_4O_7:Eu(M=Li, Na, K)的合成及其光谱特征 | 第29-40页 |
·化学试剂 | 第29页 |
·M_2B_4O_7: Eu(M=Li, Na, K)的合成及表征方法 | 第29-30页 |
·合成方法 | 第29页 |
·表征方法 | 第29-3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0-39页 |
·M_2B_4O_7: Eu (M=Li, Na, K) 合成条件的研究 | 第30页 |
·M_2B_4O_7: Eu (M=Li, Na, K)的晶体结构分析 | 第30-35页 |
·M_2B_4O_7: Eu (M=Li, Na, K)的发光性质 | 第35-39页 |
·小结 | 第39-40页 |
第3章 MBPO_5: RE (M=Ca,Sr,Ba; RE=Eu,Tb,Ce)的合成及光谱特征 | 第40-62页 |
·化学试剂 | 第40-41页 |
·MBPO_5和MBPO_5: RE(M=Ca,Sr,Ba;RE=Eu,Tb,Ce)的合成方法和表征手段 | 第41页 |
·MBPO_5和MBPO_5:RE (M=Ca, Sr, Ba)的合成方法 | 第41页 |
·表征手段 | 第4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1-60页 |
·MBPO_5(M=Ca, Sr, Ba)的表征 | 第41-46页 |
·MBPO_5: RE (M=Ca, Sr, Ba; RE=Eu, Tb)的光谱特征 | 第46-53页 |
·MBPO_5: RE (M=Ca, Sr, Ba; RE=Eu, Tb, Ce)的光谱特征 | 第53-60页 |
·小结 | 第60-62页 |
第4章 MBPO_5: RE (M=Ca, Sr, Ba; RE=Eu, Tb)的水热合成及其光谱特征 | 第62-74页 |
·化学试剂 | 第62页 |
·MBPO_5和MBPO_5: RE(M=Ca, Sr, Ba; RE=Eu, Tb)的合成方法和表征手段 | 第62-63页 |
·MBPO_5和MBPO_5: RE (M=Ca, Sr, Ba)的合成方法 | 第62-63页 |
·表征手段 | 第6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3-72页 |
·CaBPO_5的水热合成及影响因素 | 第63-64页 |
·MBPO_5的表征 | 第64-70页 |
·CaBPO_5: RE (RE=Eu, Tb)的发光特性 | 第70-72页 |
·小结 | 第72-74页 |
第5章 水热法制备BaBeF_4: RE及SrMgF_4: RE (RE = Eu, Tb)及其光谱特征 | 第74-88页 |
·化学试剂 | 第74页 |
·水热法合成BaBeF_4: RE 及SrMgF4: RE (RE = Eu, Tb) 的方法及表征手段 | 第74-75页 |
·BaBeF_4: RE (RE = Eu, Tb)的合成方法 | 第74-75页 |
·SrMgF_4: RE(RE = Eu, Tb)的合成方法 | 第75页 |
·测试手段 | 第7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5-86页 |
·水热法合成BaBeF_4: RE 和SrMgF4: RE (RE = Eu, Tb) | 第75-78页 |
·BaBeF_4: RE 和SrMgF_4: RE (RE = Eu, Tb)的表征 | 第78-82页 |
·BaBeF_4: RE 和SrMgF_4: RE (RE =Eu, Tb)的光谱特征 | 第82-86页 |
·小结 | 第86-88页 |
第6章 BaF_2: RE (RE=Eu, Tb, Er, Dy, Pr)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光谱特征 | 第88-106页 |
·化学试剂 | 第88-89页 |
·BaF_2 和BaF_2: RE(RE= Eu, Tb, Er, Dy, Pr)纳米微粒的制备方法和表征手段 | 第89-90页 |
·稀土离子溶液的配制方法 | 第89页 |
·高分子分散的水热法制备BaF2 和BaF2: RE(RE=Eu, Tb)纳米粒子的方法 | 第89页 |
·微乳体系相图的测定方法 | 第89-90页 |
·微乳液法制备BaF_2 和BaF_2: RE(RE=Eu, Tb, Er)纳米粒子的方法 | 第90页 |
·组合法制备BaF_2: RE(RE=Dy, Pr)纳米粒子的方法 | 第90页 |
·测试手段 | 第9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90-105页 |
·高分子分散的水热法制备的BaF_2和BaF_2: RE(RE=Eu, Tb)纳米粒子的表征 | 第90-95页 |
·微乳液法制备的BaF_2 和BaF_2: RE(RE=Eu, Tb, Er, Dy, Pr)纳米粒子的表征 | 第95-102页 |
·组合法制备的BaF_2: RE(RE=Dy, Pr)纳米粒子的研究 | 第102-105页 |
·小结 | 第105-106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6-109页 |
·结论 | 第106-107页 |
·展望 | 第107-109页 |
参考文献 | 第109-119页 |
致谢 | 第119-120页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120-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