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物基础科学论文--药物化学论文

不对称二羟基化反应中新型可回收和重复使用的手性配体研究

中文摘要第1-9页
英文摘要第9-14页
第一部分 文献回顾—催化不对称二羟基化反应第14-51页
 一、 催化不对称二羟基化反应的原理第14-29页
  (一) AD反应的机理第15-18页
  (二) AD反应中的手性配体第18-27页
   1、 金鸡纳生物碱衍生物配体的面选择规律第18-19页
   2、 金鸡纳生物碱衍生物配体的构效关系第19-21页
   3、 金鸡纳生物碱衍生物配体的作用方式第21页
   4、 几种重要的金鸡纳生物碱衍生物配体第21-27页
  参考文献第27-29页
 二、 用于AD反应的负载化手性配体研究进展第29-51页
  (一) 固相载体负载的金鸡纳生物碱衍生物配体第29-43页
   1、 不溶性有机高聚物负载配体第30-39页
   2、 无机载体负载配体第39-43页
  (二) 可溶性高聚物负载的金鸡纳生物碱衍生物配体第43-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第二部分 不对称二羟基化反应中新型可回收和重复使用的手性配体研究第51-93页
 一、 实验设计第51-56页
  (一) 配体的合成第52-54页
   1、 DHQD-PHAL-PEG-OMe(1)第52-53页
   2、 (DHQ)_2PHAL-PEG(2)第53-54页
  (二) 配体的活性及立体选择性评价第54页
  (三) 配体的回收和重复使用第54页
  (四) 配体1试用于手性药物的不对称合成第54-56页
 二、 结果与讨论第56-72页
  (一) 配体的合成第56-62页
   1、 配体1的合成第56-58页
   2、 配体2的合成第58-62页
  (二) 配体的评价第62-69页
   1、 配体1的评价第62-65页
   2、 配体2的评价第65-67页
   3、 化合物3作为可回收配体的研究第67-69页
  (三) 配体1在手性药物合成中的应用第69-72页
 三、 实验部分第72-93页
参考文献第93-95页
已发表的论文第95-96页
致谢第96-97页
附图第97-119页

论文共11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成垄压实条件下氮素迁移转化规律研究
下一篇:一氧化氮、蛋白激酶C及缓激肽对缺血预处理后热休克蛋白的表达和延迟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及一氧化氮在慢性房颤和心衰病程中变化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