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前言 | 第9-11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11-21页 |
1 实验材料 | 第11-12页 |
·实验动物 | 第11页 |
·实验器械 | 第11页 |
·实验试剂 | 第11页 |
·实验设备 | 第11-12页 |
2 实验方法 | 第12-21页 |
·实验分组 | 第12页 |
·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制备 | 第12-14页 |
·药物注射 | 第14-15页 |
·动物神经行为学评估及模型筛选 | 第15页 |
·电针干预 | 第15-16页 |
·标本采集与处理 | 第16页 |
·脑梗死体积测定 | 第16-17页 |
·凋亡细胞检测 | 第17-18页 |
·蛋白提取及检测 | 第18页 |
·mRNA提取及检测 | 第18-20页 |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 | 第20页 |
·统计分析 | 第20-21页 |
3 技术路线 | 第21页 |
结果 | 第21-28页 |
1 神经行为学评分 | 第21-22页 |
2 脑梗死体积测定 | 第22-23页 |
3 皮质区缺血半暗带神经细胞调亡检测 | 第23-24页 |
4 PI3K/Akt信号通路活化检测 | 第24-25页 |
5 凋亡相关因子检测 | 第25-27页 |
6 皮质区缺血半暗带凋亡因子cleaved caspase-3检测 | 第27-28页 |
讨论 | 第28-33页 |
1 中医对脑缺血损伤的认识 | 第28-29页 |
2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与PI3K/Akt信号通路的神经保护作用 | 第29-30页 |
3 电针对脑缺血损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 第30页 |
4 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选择 | 第30-31页 |
5 电针“曲池”、“足三里”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 第31-32页 |
6 本课题不足与展望 | 第32-33页 |
结论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附录 | 第36-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
文献综述 | 第39-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作者简历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