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17-23页 |
·成本效益理论 | 第17-18页 |
·成本、效益的概念 | 第17页 |
·成本效益分析 | 第17-18页 |
·粮食生产成本概述 | 第18-20页 |
·粮食生产成本概念及特点 | 第18-19页 |
·粮食生产成本构成 | 第19-20页 |
·激励机制 | 第20-21页 |
·激励和激励理论概述 | 第20页 |
·激励机制 | 第20-21页 |
·制度经济学理论 | 第21-23页 |
·交易费用理论 | 第21页 |
·产权理论 | 第21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1-23页 |
第三章 黑龙江省大豆种植成本效益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3-29页 |
·黑龙江省大豆种植成本效益现状 | 第23-27页 |
·大豆种植物质与服务费用现状 | 第23-24页 |
·大豆种植人工成本现状 | 第24页 |
·大豆种植土地成本现状 | 第24-25页 |
·种植总成本及总收益现状 | 第25-26页 |
·与其他作物种植收益比较 | 第26-27页 |
·黑龙江省大豆种植成本效益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7-29页 |
·大豆种植成本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7-28页 |
·大豆种植效益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8-29页 |
第四章 黑龙江省大豆种植成本效益影响因素分析 | 第29-37页 |
·黑龙江省大豆种植成本构成 | 第29-30页 |
·物质与服务费 | 第29-30页 |
·人工成本 | 第30页 |
·土地成本 | 第30页 |
·黑龙江省大豆种植效益构成 | 第30-32页 |
·大豆种植收入 | 第31页 |
·大豆种植费用 | 第31页 |
·大豆种植收益 | 第31-32页 |
·大豆种植效益衡量指标 | 第32页 |
·黑龙江省大豆种植效益的成本影响因素评价 | 第32-37页 |
·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第32页 |
·指标选取与模型构建 | 第32-33页 |
·数据整理与回归分析 | 第33-35页 |
·分析结论 | 第35-37页 |
第五章 黑龙江省大豆种植激励因素有效性程度分析 | 第37-41页 |
·指标选取与模型选取 | 第37-38页 |
·指标选取 | 第37页 |
·模型选取 | 第37-38页 |
·问卷设计与样本选取 | 第38页 |
·问卷设计 | 第38页 |
·样本选取 | 第38页 |
·问卷信度检验 | 第38-39页 |
·回归分析 | 第39-40页 |
·分析结论 | 第40-41页 |
第六章 构建黑龙江省大豆种植激励机制的对策建议 | 第41-47页 |
·黑龙江省大豆种植激励机制构建思路 | 第41-42页 |
·基于成本效益角度构建激励机制的对策 | 第42-44页 |
·控制大豆农资价格,保证大豆农资优质低价 | 第42-43页 |
·改善粮食补贴方式,增加大豆种植环节补贴力度 | 第43-44页 |
·基于激励因素角度构建激励机制的对策 | 第44-47页 |
·加强对大豆的农资综合补贴力度,规范大豆农资市场秩序 | 第44页 |
·调整大豆种植结构,发挥非转基因大豆优势 | 第44-45页 |
·加强大豆种植技术服务体系的建设,改进大豆种植模式 | 第45-47页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47-49页 |
·研究结论 | 第47-48页 |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附录 | 第53-57页 |
个人简历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