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绪论 | 第10-13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四)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一、 当代社会网络技术的发展历程 | 第13-17页 |
(一) 网络技术发展初期 | 第13-14页 |
(二) 网络技术发展中期 | 第14-15页 |
(三) 网络技术发展繁荣时期 | 第15-16页 |
(四) 网络技术发展的现有阶段 | 第16-17页 |
二、 当代社会网络伦理问题的概述 | 第17-28页 |
(一) 网络伦理的特征 | 第17-21页 |
1.自主性 | 第17页 |
2.自律性 | 第17-18页 |
3.开放性 | 第18页 |
4.多元性 | 第18-19页 |
5.兼容性 | 第19-21页 |
(二) 网络伦理问题的表现形式 | 第21-25页 |
1.道德观念层面上的表现 | 第21-23页 |
2.道德规范层面上的表现 | 第23-24页 |
3.伦理行为层面上的表现 | 第24-25页 |
(三) 网络伦理道德所面临的难题 | 第25-28页 |
1.现实社会物理空间与网络社会电子空间的巨大差异所引发的伦理难题 | 第25页 |
2.网络自由与社会责任的冲突所引发的伦理难题 | 第25-26页 |
3.信息内容和行为方式传播的超地域性所引发的伦理难题 | 第26页 |
4.网络信息资源的知识产权难以界定所引发的伦理难题 | 第26-27页 |
5.个人隐私与社会监督的矛盾所引发的伦理难题 | 第27-28页 |
三、 当代社会网络技术发展引发的伦理道德问题的成因及影响分析 | 第28-46页 |
(一) 当代社会网络伦理道德问题产生的原因 | 第28-31页 |
1.基础原因——网络技术的不完善及网络结构存在缺陷 | 第28-29页 |
2.主观原因——不正当网络经济利益的驱动 | 第29页 |
3.社会原因——不健全的网络法律法规制度建设 | 第29-31页 |
(二) 网络技术发展对伦理道德的双重影响 | 第31-46页 |
1.网络技术发展对伦理道德的积极作用 | 第31-35页 |
2.网络技术发展对伦理道德的负面影响(含调查问卷分析) | 第35-46页 |
四、 当代社会网络技术发展所引发的伦理道德问题的对策研究 | 第46-52页 |
(一) 健全网络技术监管体制,加强网络安全技术的研发力度 | 第46-47页 |
(二) 强化网络伦理道德教育,进一步推动我国网络伦理道德体系的构筑 | 第47-48页 |
1. 全面实施网络伦理道德教育,实现人性的进步和自身的全面发展 | 第47页 |
2.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伦理道德体系,健全监管体制 | 第47-48页 |
(三) 完善网络法律细则,巩固网络伦理道德管理机制 | 第48-50页 |
1.制定相关网络行为的规范准则 | 第49页 |
2. 建立健全网络法制体系 | 第49页 |
3. 巩固完善相关的执法机制 | 第49-50页 |
(四) 加强个体道德自律宣传,提高社会舆论对网络伦理的监督力度 | 第50页 |
(五) 加强网络伦理建设的国际合作 | 第50-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附录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