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环境保护演变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一) 研究概况 | 第9-10页 |
(二) 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 | 第10-11页 |
一、史前时期环境对考古学文化的影响 | 第11-14页 |
(一) 一些史前文明消失与环境变迁的关系 | 第11-12页 |
(二) 基于万物有灵信仰而产生的环保意识及做法 | 第12-14页 |
二、夏、商、西周时期环境状况及保护意识的初步发展 | 第14-22页 |
(一) 三代的环境状况 | 第14-15页 |
(二) 人为及自然因素对环境的影响 | 第15-19页 |
1.狩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 第16-17页 |
2.农业生产方式对环境的影响 | 第17-18页 |
3.自然因素对于环境的影响 | 第18-19页 |
(三) 基于环境现状的环保意识和环保措施的推行 | 第19-22页 |
1.环保意识的萌芽 | 第20页 |
2.环保措施 | 第20-22页 |
三、春秋战国时期环保思想和环保措施的日趋成熟 | 第22-34页 |
(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环境状况 | 第22-23页 |
(二) 日益严峻的环境保护形势 | 第23-27页 |
1.频繁的战争给环境带来的影响 | 第23-24页 |
2.人口的膨胀对环境造成的压力 | 第24-25页 |
3.不当的经济发展方式对于环境的破坏 | 第25-26页 |
4.大气候背景下的自然环境的变化 | 第26-27页 |
(三) 以强国为前提的环境保护手段 | 第27-31页 |
1.推崇“圣王之道” | 第27-28页 |
2.宣扬环保对于国富的意义 | 第28-29页 |
3.设置官员 | 第29-30页 |
4.颁布环境保护律令 | 第30-31页 |
(四) 春秋战国时期的环保思想 | 第31-34页 |
1.尊重自然发展规律 | 第31-32页 |
2.天人观中环保思想的体现 | 第32-34页 |
四、先秦时期环境保护对秦汉社会的影响 | 第34-36页 |
结语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2-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