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2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12-26页 |
| ·脊髓的结构和组成 | 第12-13页 |
| ·脊髓损伤的微环境及修复策略 | 第13-15页 |
| ·脊髓损伤修复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 ·具有定向通道的脊髓修复支架 | 第16-17页 |
| ·表面具有微图案的脊髓修复支架 | 第17-18页 |
| ·表面具有活性成分或装载生长因子的脊髓修复支架 | 第18-19页 |
| ·丝素蛋白(SF)的结构和生物学性能 | 第19-24页 |
| ·SF 的结构 | 第19-20页 |
| ·SF 材料的细胞相容性 | 第20-21页 |
| ·SF 材料的组织相容性 | 第21-23页 |
| ·SF 用于神经修复的研究进展 | 第23-24页 |
|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24-26页 |
| 第二章 定向多通道丝素支架的制备 | 第26-46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6-30页 |
| ·主要试剂和材料 | 第26页 |
| ·实验仪器 | 第26-27页 |
| ·实验方法 | 第27-3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0-45页 |
| ·SF 多通道支架的形貌 | 第30-35页 |
| ·SF 多通道支架的孔径和孔隙率 | 第35-36页 |
| ·SF 多通道支架材料的吸水性 | 第36-37页 |
| ·SF 多通道支架的孔方向 | 第37-38页 |
| ·SF 多通道支架材料的 X 射线衍射曲线 | 第38-40页 |
| ·SF 多通道支架的红外吸收光谱 | 第40-42页 |
| ·讨论 | 第42-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第三章 丝素支架内通道的尺寸与 L929 细胞行为之间的关系 | 第46-59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6-50页 |
| ·主要试剂和材料 | 第46-47页 |
| ·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47页 |
| ·主要仪器 | 第47-48页 |
| ·实验方法 | 第48-5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0-58页 |
| ·MTT 测试 | 第50-51页 |
|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 | 第51-53页 |
| ·细胞粘附的 SEM 照片 | 第53-55页 |
| ·细胞粘附的 HE 照片 | 第55-57页 |
| ·讨论 | 第57-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第四章 丝素基多通道支架与海马神经元的体外相容性研究 | 第59-76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59-63页 |
| ·主要试剂和材料 | 第59-60页 |
| ·实验仪器 | 第60页 |
| ·SF 定向多通道支架的改性 | 第60-61页 |
| ·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61页 |
| ·海马神经元的原代培养 | 第61-63页 |
| ·统计学方法 | 第6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3-75页 |
| ·表面改性前后 SF 定向多通道支架的形貌 | 第63-64页 |
| ·改性前后 SF 定向多通道支架表面的 EDX 能谱 | 第64-65页 |
| ·LN 接枝量的计算 | 第65-66页 |
| ·原代海马神经元鉴定 | 第66-68页 |
| ·海马神经元在 SF 基支架材料上的培养 | 第68-74页 |
| ·讨论 | 第74-75页 |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 第五章 丝素基多通道支架修复成年大鼠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 | 第76-103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76-83页 |
| ·主要试剂和材料 | 第76页 |
| ·主要仪器 | 第76-77页 |
| ·实验方法 | 第77-8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83-102页 |
| ·术后大鼠的存活情况 | 第83页 |
| ·动物行为学观察 | 第83-85页 |
| ·动物的大体观察 | 第85-86页 |
| ·组织学观察 | 第86-89页 |
| ·免疫组化 | 第89-97页 |
| ·讨论 | 第97-102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2-103页 |
| 第六章 结语 | 第103-106页 |
| ·全文结论 | 第103-104页 |
|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104-105页 |
| ·后续的研究计划 | 第105-106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6-121页 |
| 攻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121-123页 |
| 附录:论文中部分缩写符号的全称 | 第123-124页 |
| 致谢 | 第124-12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