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1 绪论 | 第11-19页 |
·论文选题 | 第11-13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现状综述 | 第13-17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文献研究法 | 第17-18页 |
·访谈法 | 第18页 |
·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 第18页 |
·静态研究与动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 第18页 |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8-19页 |
2 “中国梦”的相关概述 | 第19-27页 |
·“中国梦”的科学内涵 | 第19-22页 |
·实现“中国梦”的主体 | 第20-21页 |
·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 | 第21-22页 |
·“中国梦”的哲学意蕴 | 第22-24页 |
·“中国梦”是理想与现实的辩证统一 | 第22页 |
·“中国梦”的实现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 第22-23页 |
·“中国梦”体现了历史合力论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思想 | 第23-24页 |
·“中国梦”的重大意义 | 第24-27页 |
·“中国梦”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第24-25页 |
·“中国梦”升华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 | 第25页 |
·“中国梦”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 | 第25-27页 |
3“中国梦”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关系 | 第27-31页 |
·“中国梦”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在契合性 | 第27-28页 |
·“中国梦”的实现直接影响着包括大学生在内的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 | 第27页 |
·“中国梦”体现的价值观与大学生的价值观具有内在一致性 | 第27-28页 |
·“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 第28-31页 |
·“中国梦”激励了大学生的梦想 | 第28-29页 |
·“中国梦”坚定了大学生的信念 | 第29-30页 |
·“中国梦”激发了大学生的创新精神 | 第30-31页 |
4.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现状及原因 | 第31-37页 |
·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现状 | 第31-34页 |
·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但是部分学生政治信仰不坚定 | 第31-32页 |
·追求个人理想,忽视社会理想,表现为个人主义严重 | 第32-33页 |
·人生态度积极,但又追求实用主义、享乐主义 | 第33-34页 |
·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的原因分析 | 第34-37页 |
·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 第34页 |
·西方价值观的冲击 | 第34-35页 |
·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不足 | 第35页 |
·网络信息的影响 | 第35-37页 |
5.以“中国梦”统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 第37-47页 |
·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施原则 | 第37-40页 |
·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 第37-38页 |
·深化“三贴近”原则 | 第38-39页 |
·突出层次性原则 | 第39-40页 |
·以“中国梦”为契机,加强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途径 | 第40-44页 |
·夯实教学“主”课堂 | 第40-41页 |
·融入生活“大”课堂 | 第41-42页 |
·进驻网络“新”课堂 | 第42-44页 |
·构建“中国梦”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施的保障措施 | 第44-47页 |
·构筑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组织保障 | 第44-45页 |
·强化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人才队伍保障 | 第45页 |
·加大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资金保障 | 第45-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附录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