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5页 |
·辉光放电概述 | 第7-11页 |
·等离子体介绍 | 第7页 |
·辉光放电的产生 | 第7-8页 |
·辉光放电的组成区域和基本特性 | 第8-10页 |
·辉光放电的电极结构 | 第10-11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概况 | 第12-13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 | 第13页 |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3-15页 |
第二章 辉光放电物理过程的一般模型 | 第15-27页 |
·汤森放电 | 第15-18页 |
·电子碰撞电离——α电离过程 | 第15-16页 |
·正离子碰撞电离——β电离过程 | 第16-17页 |
·阴极二次电子发射——γ电离过程 | 第17-18页 |
·粒子模型的类型 | 第18-20页 |
·PIC/MCC方法 | 第20-26页 |
·PIC方法 | 第20-24页 |
·MCC方法 | 第24-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针尖平板电极辉光放电的一维PIC/MCC模拟 | 第27-48页 |
·辉光放电电极结构 | 第27-28页 |
·初始化 | 第28-29页 |
·网格点电荷密度 | 第29-30页 |
·解泊松方程 | 第30-31页 |
·带电粒子受力 | 第31-32页 |
·粒子碰撞 | 第32-44页 |
·N_2中放电 | 第33-42页 |
·Ar中放电 | 第42-44页 |
·电场作用下运动 | 第44-46页 |
·模拟中应注意的问题 | 第46页 |
·带电粒子和边界的作用 | 第46页 |
·粒子数控制 | 第46页 |
·流程图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结果和分析 | 第48-66页 |
·N_2中辉光放电 | 第48-63页 |
·电子的统计分布 | 第48-59页 |
·电极间距对放电的影响 | 第59-60页 |
·外加电压对放电的影响 | 第60-63页 |
·Ar中辉光放电 | 第63-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