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非金属元素及其无机化合物化学工业论文--第Ⅳ族非金属元素及其无机化合物论文--碳及其无机化合物论文

超临界流体辅助碳管分散及超临界二氧化碳中铂/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符号说明第10-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31页
   ·碳系材料第13-18页
     ·富勒烯第13-14页
     ·碳纳米管第14-15页
     ·石墨烯第15-17页
     ·其他碳材料第17-18页
   ·超临界流体第18-20页
   ·常见的几种超临界流体介绍第20-23页
     ·超临界二氧化碳第21页
     ·超临界甲醇第21-22页
     ·超临界水第22-23页
   ·超临界技术应用第23-25页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第23页
     ·超临界流体结晶技术第23页
     ·超临界流体色谱技术第23-24页
     ·超临界流体干燥技术第24页
     ·超临界流体反应技术第24-25页
   ·超临界流体快速膨胀第25-27页
     ·超临界流体快速膨胀原理第25-26页
     ·超临界流体快速膨胀过程典型的实验装置第26页
     ·超临界流体快速膨胀的工艺特点第26页
     ·超临界流体快速膨胀技术的应用第26-27页
   ·纳米复合材料第27-28页
     ·纳米复合材料的分类第27-28页
     ·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第28页
     ·纳米复合材料性能第28页
   ·纳米材料在聚合物中的分散第28-30页
 课题研究的意义及内容第30-31页
第二章 氧化石墨与石墨烯片层的制备第31-38页
   ·引言第31-32页
   ·实验部分第32-34页
     ·试剂与仪器第32-33页
     ·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第33页
     ·氧化石墨的高温膨胀还原制备石墨烯片层第33页
     ·氧化石墨与石墨烯片层的表征第33-34页
       ·电镜(TEM,SEM,AFM)测试第33-34页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测试第34页
       ·热失重(TGA)测试第34页
   ·结果与讨论第34-37页
     ·电镜(TEM,SEM,AFM)分析第34-35页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第35-36页
     ·热失重(TGA)分析第36-37页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三章 利用超临界CO_2制备Pt/石墨烯片层复合材料第38-49页
   ·引言第38-39页
   ·实验部分第39-42页
     ·试剂与仪器第39-40页
     ·超临界CO_2制备Pt/石墨烯片层复合材料第40-41页
     ·Pt/石墨烯片层复合材料形貌与结构的表征第41页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测试第41页
       ·X射线衍射(XRD)测试第41页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试第41页
     ·Pt/石墨烯片层复合材料用于甲醇电催化氧化的表征第41-42页
   ·结果与讨论第42-47页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第42-43页
     ·X射线衍射(XRD)分析第43-44页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第44-45页
     ·Pt/石墨烯片层对于甲醇电氧化的催化活性第45-47页
   ·本章小结第47-49页
第四章 超临界流体快速膨胀辅助碳管及石墨烯的分散第49-60页
   ·引言第49-50页
   ·实验部分第50-51页
     ·实验原料第50页
     ·实验仪器第50-51页
     ·实验方法第51页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表征第51页
   ·结果与讨论第51-59页
     ·快速膨胀对分散碳纳米管的有效性第51-52页
     ·嵌入高分子链法第52-54页
     ·有机小分子包覆法第54-56页
     ·对比嵌入高分子链法和有机小分子包覆法第56页
     ·快速膨胀剥离石墨制备石墨烯片层第56-57页
     ·石墨剥离分散阻隔碳管团聚第57-59页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结论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8页
致谢第68-69页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9-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元素和化学键的新活度系数预测模型研究
下一篇:炭黑密相旋转阀气力输送系统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