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保障党员主体地位的机制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 ·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 第9-11页 |
|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 ·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 ·关于党员主体地位实现路径的主要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关于高校保障党员主体地位机制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关于党员主体地位理论研究的不足 | 第15页 |
| ·研究问题与思路、方法 | 第15-16页 |
|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第16-18页 |
| 第2章 保障党员主体地位机制概述 | 第18-28页 |
| ·党员主体地位的理论来源及相关论述 | 第18-21页 |
| ·民主的起源和发展 | 第18-19页 |
| ·政党的产生、发展过程和政治功能 | 第19-20页 |
|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党员主体地位的相关论述 | 第20-21页 |
| ·党员主体地位的基本涵义和特征 | 第21-23页 |
| ·党员主体地位的基本涵义 | 第21-23页 |
| ·党员主体地位的基本特征 | 第23页 |
| ·党员主体地位保障机制的构成要素 | 第23-26页 |
| ·机制概念的由来 | 第23-24页 |
| ·机制的建立和运行 | 第24页 |
| ·保障党员主体地位机制的构成要素 | 第24-26页 |
| ·构建党员主体地位机制的重要性 | 第26-28页 |
| ·制度的涵义及与机制的关系 | 第26-27页 |
| ·构建党员主体地位机制的重要性 | 第27-28页 |
| 第3章 高校党员主体地位的现状及问题和原因分析 | 第28-42页 |
| ·高校党员主体地位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 第30-36页 |
| ·高校党员享有的主要权利落实不到位 | 第30-33页 |
| ·高校部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充分 | 第33-35页 |
| ·高校党员政治素养欠缺 | 第35-36页 |
| ·高校党员主体地位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6-42页 |
| ·传统文化思想影响深远 | 第36页 |
| ·党员意识不强 | 第36-40页 |
| ·党员教育和管理理念弱化 | 第40-41页 |
| ·党员主体地位的保障制度不完善 | 第41-42页 |
| 第4章 高校保障党员主体地位的机制设计 | 第42-56页 |
| ·有效的意识激活机制是高校保障党员主体地位的前提 | 第42-45页 |
| ·主体意识是党员发挥主体作用的前提 | 第43页 |
| ·加强对高校党员的教育培训计划 | 第43-44页 |
| ·创新高校党员的政治活动参与平台 | 第44-45页 |
| ·全面的知情机制是高校保障党员主体地位的基础 | 第45-48页 |
| ·党务公开是落实党员知情权的必然选择 | 第45-46页 |
| ·积极探索高校保障党员知情权的形式 | 第46-47页 |
| ·健全高校党务公开的配套制度 | 第47-48页 |
| ·公平的选举机制是高校保障党员主体地位的关键 | 第48-50页 |
| ·改革候选人提名和介绍制度 | 第48-49页 |
| ·完善党内选举制度 | 第49-50页 |
| ·全面的参与机制是高校保障党员主体地位的根本 | 第50-52页 |
| ·坚持集体决策,健全党代会制度 | 第51页 |
| ·建立健全党员利益表达渠道制度 | 第51-52页 |
| ·发挥党代表的民主决策作用 | 第52页 |
| ·严格的监督机制是高校保障党员主体地位的重点 | 第52-56页 |
| ·改革完善党的纪检监督制度 | 第53-54页 |
| ·完善党内监督体系 | 第54-55页 |
| ·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相结合 | 第55-56页 |
| 结语 | 第56-57页 |
| 致谢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 附录 1 | 第61-62页 |
| 附录 2 | 第62-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