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油料作物论文--大豆论文

磷酸二铵对单混种植条件下超高产大豆农艺性状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摘要第1-13页
Abstract第13-18页
第一章 前言第18-25页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第18页
   ·文献综述第18-25页
     ·大豆光合特性的研究现状第18-19页
     ·大豆植株氮、磷、钾的吸收与积累研究现状第19-21页
     ·大豆根系性状研究现状第21-23页
     ·大豆农艺性状和产量研究现状第23-25页
第二章 磷酸二铵对单混种植条件下超高产大豆光合生理的影响第25-36页
   ·材料与方法第25-26页
     ·供试品种与试验设计第25页
     ·测定内容及方法第25-26页
     ·数据处理方法第26页
   ·结果与分析第26-34页
     ·叶色值第26-28页
     ·光合速率第28-30页
     ·光合日变化第30-32页
     ·光响应曲线第32-34页
   ·小结第34-36页
第三章 磷酸二铵对单混种植条件下超高产大豆养分吸收的影响第36-116页
   ·材料与方法第36页
     ·供试品种与试验设计第36页
     ·测定内容及方法第36页
     ·数据处理方法第36页
   ·结果与分析第36-114页
     ·大豆氮素的吸收动态第36-62页
       ·氮素的百分含量第36-48页
       ·氮素的绝对含量第48-60页
       ·氮素的利用效率和收获指数第60-62页
     ·大豆磷素的吸收动态第62-88页
       ·磷素的百分含量第62-74页
       ·磷素的绝对含量第74-86页
       ·磷素的利用效率和收获指数第86-88页
     ·大豆钾素的吸收动态第88-114页
       ·钾素的百分含量第88-100页
       ·钾素的绝对含量第100-112页
       ·钾素的利用效率和收获指数第112-114页
   ·小结第114-116页
第四章 磷酸二铵对单混种植条件下超高产大豆根系性状的影响第116-135页
   ·材料与方法第116页
     ·供试品种与试验设计第116页
     ·测定内容及方法第116页
     ·数据处理方法第116页
   ·结果与分析第116-133页
     ·根长第116-118页
     ·根表面积第118-119页
     ·根直径第119-121页
     ·根体积第121-123页
     ·根尖数第123-124页
     ·根干重第124-126页
     ·根系活力第126-128页
     ·伤流量第128-130页
     ·伤流成分第130-133页
   ·小结第133-135页
第五章 磷酸二铵对单混种植条件下超高产大豆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第135-148页
   ·材料与方法第135页
     ·供试品种与试验设计第135页
     ·测定指标及方法第135页
     ·数据处理方法第135页
   ·结果与分析第135-147页
     ·株高第135-137页
     ·结荚高度第137-138页
     ·茎粗第138-139页
     ·单株荚数第139-141页
     ·粒茎比第141-142页
     ·百粒重第142-144页
     ·籽粒产量第144-145页
     ·经济系数第145-147页
   ·小结第147-148页
第六章 综合讨论第148-152页
参考文献第152-159页
致谢第159-160页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文章第160页

论文共1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费氏中华根瘤菌Sneb183防控大豆胞囊线虫病机理研究
下一篇:水、肥、密对黑龙江省不同年代育成大豆品种特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