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定陶城历史地理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 ·选题缘由 | 第9页 | 
| ·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 ·创新与不足 | 第12-14页 | 
| 第2章 定陶城兴起和发展的历史地理条件 | 第14-23页 | 
| ·自然地理环境 | 第14-19页 | 
| ·地形 | 第14-16页 | 
| ·河流 | 第16-18页 | 
| ·气候 | 第18-19页 | 
| ·人文地理因素 | 第19-23页 | 
| ·政治因素 | 第19-20页 | 
| ·经济因素 | 第20页 | 
| ·交通因素 | 第20-23页 | 
| 第3章 明清时期定陶城重建和城池形态演变 | 第23-37页 | 
| ·定陶县历史沿革 | 第23-30页 | 
| ·行政建置沿革 | 第23-26页 | 
| ·元代以前的定陶城 | 第26-29页 | 
| ·明代定陶城的重建 | 第29-30页 | 
| ·明清时期定陶城池形态演变 | 第30-37页 | 
| ·城池形态演变 | 第30-34页 | 
| ·街道布局 | 第34-37页 | 
| 第4章 明清时期定陶城建筑布局及其演变 | 第37-60页 | 
| ·行政设施 | 第37-43页 | 
| ·县署 | 第37-41页 | 
| ·仓厫 | 第41-42页 | 
| ·武备场所 | 第42-43页 | 
| ·公共设施 | 第43-54页 | 
| ·教育机构 | 第43-48页 | 
| ·宗教机构 | 第48-52页 | 
| ·慈善机构 | 第52-54页 | 
| ·其他设施 | 第54-56页 | 
| ·商铺集市 | 第54-55页 | 
| ·邮铺 | 第55页 | 
| ·牌坊 | 第55-56页 | 
| ·定陶城空间形态的演变和特征 | 第56-60页 | 
| ·定陶城空间形态的演变 | 第56-58页 | 
| ·定陶城空间形态的特征 | 第58-60页 | 
| 第5章 定陶古城的保护和发展 | 第60-65页 | 
| ·民国以来定陶城的演变 | 第60-61页 | 
| ·定陶城历史文化遗迹 | 第61-63页 | 
| ·定陶城历史文化遗迹保护和利用建议 | 第63-65页 | 
| 结语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目录 | 第66-73页 | 
| 附录一 县境图一 | 第68-69页 | 
| 附录二 县境图二 | 第69-70页 | 
| 附录三 县境图三 | 第70-71页 | 
| 附录四 定陶县城区图 | 第71-72页 | 
| 附录五 山东省政区图 | 第72-7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73-74页 |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