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导”教育探析及启示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 ·“右导”教育的由来 | 第10-12页 |
| ·右脑教育定义 | 第10页 |
| ·诱导定义 | 第10-11页 |
| ·左脑与右脑潜能的差别 | 第11页 |
| ·左脑教育和右脑教育的关系探讨 | 第11-12页 |
| ·右脑教育的价值探讨 | 第12页 |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意义及创新点 | 第12-14页 |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意义 | 第12页 |
| ·本课题的创新点 | 第12-14页 |
| 第二章 全脑开发的传奇 | 第14-22页 |
| ·达芬奇的故事 | 第14页 |
| ·左脑与右脑的完美结合 | 第14页 |
| ·左撇子的故事 | 第14-19页 |
| ·靠左的群体 | 第15-16页 |
| ·“左”与“右”的思维特质 | 第16页 |
| ·左撇子的运动天赋 | 第16页 |
| ·左撇子名人榜 | 第16-17页 |
| ·古语评“左” | 第17-18页 |
| ·左撇子用品受热捧 | 第18页 |
| ·运动左肢有益健康 | 第18-19页 |
| ·犹太人的故事 | 第19-20页 |
| ·犹太人的教育观念 | 第19-20页 |
| ·“熟读”培养智商 | 第20页 |
| ·犹太人对左右脑的开发训练 | 第20页 |
| ·启示 | 第20-22页 |
| 第三章 关于左脑与右脑教育的实地考察 | 第22-26页 |
| ·左右脑调查表 | 第22-23页 |
| ·调查问卷结果的探讨 | 第23页 |
| ·接受的左脑教育 | 第23-24页 |
| ·考察正规院校的左脑教育 | 第24页 |
| ·接受的右脑教育 | 第24-25页 |
| ·考察右脑开发的培训基地 | 第24-25页 |
| ·小结——左右脑教育应均衡发展 | 第25-26页 |
| 第四章 实验与案例——“打开”右脑的训练方法 | 第26-34页 |
| ·请“打开”你的右脑 | 第26-29页 |
| ·大脑思维地图训练 | 第27-28页 |
| ·思维导图之关键词训练——猫 | 第28-29页 |
| ·想象训练 | 第29-30页 |
| ·想象红气球训练 | 第29-30页 |
| ·想象延伸 | 第30页 |
| ·“无意识心理”——无意间的显露 | 第30-32页 |
| ·无意识状态下容易开发图像能力 | 第31-32页 |
| ·案例:精神病人思维广 | 第31页 |
| ·案例:幼儿涂鸦的解读 | 第31-32页 |
| ·尝试进行“反状态”练习 | 第32-33页 |
| ·左手练习 | 第32-3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3-34页 |
| 第五章 实验与案例——开发图像脑的训练方法 | 第34-45页 |
| ·视听觉联想 | 第34-35页 |
| ·借助音乐画图像练习 | 第34-35页 |
| ·左脑阅读右脑成像 | 第35页 |
| ·图像与言语的转换 | 第35-37页 |
| ·说“梦”练习 | 第36页 |
| ·一个关于“记录梦”的实验 | 第36-37页 |
| ·以“图”替“字” | 第37页 |
| ·例举汉字及英语单词的解构与解读 | 第37页 |
| ·一幅图胜似千言万语 | 第37-41页 |
| ·视错觉训练 | 第38页 |
| ·举例论证左脑与右脑面对事物做出的不同判断 | 第38-39页 |
| ·言语化与非言语化头脑 | 第39-40页 |
| ·视觉思维与言语思维 | 第40页 |
| ·表达内心思考的训练 | 第40-41页 |
| ·心里想和嘴上说 | 第41页 |
| ·阅图能力的训练 | 第41-44页 |
| ·脑中“过电影”训练 | 第41-43页 |
| ·“素读”练习 | 第43-44页 |
| ·“素读”概念 | 第43页 |
| ·“素”读而不是“速”读 | 第43-4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4-45页 |
| 第六章 对“右导”教育的再思考及前景态势的分析 | 第45-47页 |
| ·“右导”教育的再思考 | 第45页 |
| ·“右导”教育的前景分析 | 第45页 |
| ·结语 | 第45-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48页 |
| 致谢 | 第48-49页 |
| 附录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