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8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4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14-16页 |
·基于稀疏重建理论的 DOA 估计算法 | 第14-15页 |
·基于稀疏重建理论和过水平采样理论的联合 DOA 估计算法 | 第15页 |
·基于稀疏重建理论和凸规划的阵列波束综合算法 | 第15-16页 |
·针对极化阵列的低复杂度 DOA 估计算法 | 第16页 |
·章节安排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压缩感知理论和过水平采样理论 | 第18-32页 |
·引言 | 第18-19页 |
·压缩感知基本理论 | 第19-21页 |
·稀疏表示 | 第19-21页 |
·压缩采样 | 第21页 |
·稀疏信号重建算法 | 第21-25页 |
·凸优化方法 | 第22-23页 |
·基追踪 | 第23页 |
·Dantzig 选择器 | 第23页 |
·贪婪算法 | 第23-25页 |
·匹配追踪 | 第24页 |
·正交匹配追踪 | 第24-25页 |
·稀疏信号重建性能分析 | 第25-27页 |
·严格等距特性 | 第25-26页 |
·相干度分析 | 第26-27页 |
·过水平采样理论 | 第27-28页 |
·过水平采样重建算法及性能分析 | 第28-31页 |
·重建算法 | 第29-30页 |
·性能分析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基于稀疏重建理论的DOA估计算法 | 第32-50页 |
·引言 | 第32页 |
·阵列接收模型 | 第32-33页 |
·针对非相关和相干信号同时存在情况下的 DOA 估计算法 | 第33-38页 |
·算法描述 | 第33-36页 |
·仿真实验及性能分析 | 第36-38页 |
·基于高阶累积量的 DOA 估计算法 | 第38-42页 |
·算法描述 | 第39-40页 |
·仿真实验及性能分析 | 第40-42页 |
·基于阵列方向分集的 DOA 估计算法 | 第42-49页 |
·算法描述 | 第43-46页 |
·仿真实验及性能分析 | 第46-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基于稀疏重建理论和过水平采样理论的DOA估计算法 | 第50-63页 |
·引言 | 第50页 |
·过水平采样理论及重建算法 | 第50-51页 |
·基于稀疏重建理论和 LCS 理论的 DOA 估计算法 I | 第51-57页 |
·算法描述 | 第51-53页 |
·性能分析 | 第53-54页 |
·仿真实验 | 第54-57页 |
·基于稀疏重建理论和 LCS 理论的 DOA 估计算法 II | 第57-62页 |
·算法描述 | 第57-60页 |
·仿真实验 | 第60-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五章 基于稀疏重建理论的阵列波束综合算法 | 第63-95页 |
·引言 | 第63-64页 |
·基于稀疏重建理论的阵列波束综合算法 | 第64-68页 |
·问题描述 | 第64页 |
·算法描述 | 第64-65页 |
·仿真实验和结果分析 | 第65-68页 |
·基于迭代重加权理论的阵列波束综合算法 | 第68-74页 |
·算法描述 | 第69-71页 |
·仿真实验 | 第71-74页 |
·基于迭代重加权理论和阵列方向分集的阵列波束综合算法 | 第74-80页 |
·问题模型 | 第74-75页 |
·算法描述 | 第75-76页 |
·仿真实验 | 第76-80页 |
·针对极化阵列的波束综合算法 | 第80-86页 |
·问题描述 | 第81-83页 |
·算法描述 | 第83-84页 |
·仿真实验及性能分析 | 第84-86页 |
·基于抑制原子间干扰的圆阵波束形成算法 | 第86-94页 |
·问题描述 | 第87-88页 |
·算法描述 | 第88-91页 |
·仿真实验 | 第91-94页 |
·本章小结 | 第94-95页 |
第六章 针对极化阵列的低复杂度DOA估计算法 | 第95-113页 |
·引言 | 第95页 |
·针对部分校正 DEMCA 的低复杂度 DOA 估计算法 | 第95-104页 |
·问题模型 | 第96-99页 |
·算法描述 | 第99-102页 |
·仿真实验 | 第102-104页 |
·针对未校正 DEMCA 的低复杂度 DOA 估计算法 | 第104-107页 |
·问题模型 | 第104-105页 |
·算法描述 | 第105-106页 |
·仿真实验 | 第106-107页 |
·基于 ESPRIT-Like 的低复杂度 DOA 估计算法 | 第107-112页 |
·问题模型 | 第108页 |
·算法描述 | 第108-110页 |
·理论分析 | 第110-112页 |
·本章小结 | 第112-113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13-116页 |
·全文总结 | 第113-114页 |
·工作展望 | 第114-116页 |
致谢 | 第116-1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17-132页 |
攻博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32-1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