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结构对农村土地整治的影响研究--以榆中县5个村为例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1 绪论 | 第11-19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关于村庄结构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关于农村土地整治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16-17页 |
·研究目标 | 第16-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2 村庄结构概念与内涵界定 | 第19-21页 |
·村庄结构的概念 | 第19-20页 |
·结构的定义 | 第19页 |
·村庄结构的定义 | 第19-20页 |
·村庄结构的内涵 | 第20-21页 |
·自然条件 | 第20页 |
·人口状况 | 第20页 |
·权力结构 | 第20页 |
·治理模式 | 第20-21页 |
3 村庄结构对农村土地整治影响的方法研究 | 第21-30页 |
·结构方程模型的原理 | 第21-24页 |
·模型设定 | 第22-23页 |
·模型识别与估计 | 第23页 |
·模型评估 | 第23-24页 |
·模型修正 | 第24页 |
·村庄结构对农村土地整治影响的模型框架设定 | 第24-26页 |
·模型的研究假设 | 第24-25页 |
·模型基本结构 | 第25-26页 |
·测评指标体系的构成 | 第26-27页 |
·模型路径图及方程式的建立 | 第27-30页 |
·模型路径图 | 第27-28页 |
·方程式的建立 | 第28-30页 |
4 村庄结构对农村土地整治影响的实证研究 | 第30-37页 |
·研究区概况与样点村选择 | 第30-31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30页 |
·样点村选择 | 第30-31页 |
·数据来源与信度分析 | 第31-33页 |
·数据来源 | 第31-33页 |
·调查问卷信度分析 | 第33页 |
·模型测评指标数据运算 | 第33-34页 |
·结果分析 | 第34-36页 |
·结构变量之间的影响关系测评 | 第34-35页 |
·结构变量与观测变量之间的影响关系测评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5 基于村庄结构调控的农村土地整治路径分析 | 第37-40页 |
·不同村庄治理模式下的土地整治特征 | 第37-39页 |
·基于村庄结构调控的农村土地整治路径分析 | 第39-40页 |
6 结论与讨论 | 第40-43页 |
·结论 | 第40-42页 |
·讨论 | 第42-43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42页 |
·研究不足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导师简介 | 第47-48页 |
作者简介 | 第48-49页 |
附录 | 第49-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