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无机化学论文--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论文--第Ⅳ族非金属元素(碳和硅)及其化合物论文--硅Si论文

硅材料的氮化处理及其吸附与催化性能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23页
   ·含骨架氮杂原子材料的研究背景及现状第13-14页
   ·掺氮反应第14-18页
     ·基本原理第14-16页
     ·反应机理第16-18页
   ·骨架中氮原子的表征手段第18-20页
     ·红外光谱表征第18页
     ·氮含量的测定方法第18-19页
     ·固体核磁第19页
     ·酸碱性的表征第19-20页
     ·电子自旋共振第20页
   ·含氮分子筛的应用第20-21页
   ·论文选题目的及工作思路第21-23页
第2章 实验部分第23-28页
   ·硅材料的合成及其催化剂的制备第23-24页
     ·试剂第23页
     ·硅材料的合成及其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第23-24页
       ·纳米氧化硅的合成第23页
       ·介孔材料 SBA-15 的合成第23页
       ·纳米氧化硅、SBA-15 的氮化处理第23-24页
       ·银催化剂的制备第24页
   ·合成材料的表征方法第24-26页
     ·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第24页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第24页
     ·X-射线粉末衍射(XRD)第24-25页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第25页
     ·氮气物理吸附脱附(BET)第25页
     ·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第25页
     ·元素分析(C、N、H)第25-26页
     ·嵌氮硅材料中硅原子的环境(29Si MAS NMR)第26页
   ·吸收 CO_2的性能测试第26页
   ·催化性能评价装置第26-28页
第3章 氮氧化硅的制备及其吸收 CO_2性能的研究第28-35页
   ·引言第28-29页
   ·实验部分第29-30页
     ·氧化硅材料的制备第29页
     ·氧化硅的氮化第29页
     ·吸收 CO_2的性能测试第29页
     ·样品的表征测试第29-30页
   ·结果与讨论第30-33页
     ·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第30页
     ·元素分析(C、N、H)第30-31页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第31页
     ·红外谱图第31-32页
     ·氮化硅胶中硅原子的环境第32-33页
     ·吸收 CO_2的性能测试第33页
   ·本章小结第33-35页
第4章 含氮分子筛负载纳米银催化剂的合成以及对CO选择性氧化催化性能的测试第35-49页
   ·引言第35-36页
   ·实验部分第36-37页
     ·载体介孔材料 SBA-15 的合成第36页
     ·自制 SBA-15 的氮化第36页
     ·银催化剂的制备第36页
     ·催化剂的表征手段及其催化剂的性能评价实验第36-37页
   ·结果与讨论第37-48页
     ·元素分析(C、N、H)第37页
     ·X-射线衍射(XRD)第37-40页
     ·氮气物理吸附脱附第40-43页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第43-45页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第45-46页
     ·CO 选择性氧化催化反应第46-48页
   ·本章小结第48-49页
论文总结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61页
致谢第61-62页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及收录情况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铋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催化二氧化碳与环氧化物制备碳酸酯的研究
下一篇:含硫双核四氮杂卟啉及含硫三氮杂咔咯的合成与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