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说明 | 第1-8页 |
中文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1 前言 | 第12-19页 |
·花生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研究 | 第12-13页 |
·花生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RFLP 标记的研究和应用 | 第13页 |
·RAPD 标记的研究和应用 | 第13-14页 |
·AFLP 标记的研究和应用 | 第14页 |
·SSR 标记标记的研究和应用 | 第14-15页 |
·SNP 标记的研究和应用 | 第15页 |
·植物数量性状基因(QTL)定位的方法 | 第15-17页 |
·零区间作图法 | 第15页 |
·单区间作图法 | 第15-16页 |
·复合区间作图法 | 第16页 |
·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复合区间作图法 | 第16页 |
·完备区间作图法 | 第16-17页 |
·花生重要性状基因定位的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花生抗病性分子标记的研究 | 第17-18页 |
·花生抗旱相关性状的 QTL 研究 | 第18页 |
·花生品质相关性状的 QTL 研究 | 第18-19页 |
·花生产量相关性状的 QTL 研究 | 第19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9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9-25页 |
·试验材料 | 第19-20页 |
·花生 SSR 引物的来源 | 第20页 |
·试剂和仪器 | 第20页 |
·试验方法 | 第20-25页 |
·田间试验设计 | 第20页 |
·室内试验设计 | 第20-24页 |
·亲本和群体材料基因组 DNA 的提取及检测 | 第20-22页 |
·花生 SSR 反应体系及 PCR 反应条件 | 第22页 |
·8.0%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 | 第22-24页 |
·性状调查方法 | 第24-25页 |
·数据的统计及分析 | 第2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5-54页 |
·两亲本及 RIL 群体的特征分析 | 第25-34页 |
·两亲本质量性状及数量性状的比较 | 第25-28页 |
·RIL 群体数量性状的统计分析 | 第28-31页 |
·数量性状相关性分析 | 第31-34页 |
·数量性状遗传模型分析 | 第34-39页 |
·农艺性状遗传模型的确定 | 第35-38页 |
·遗传参数估算 | 第38-39页 |
·栽培种花生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 第39-42页 |
·SSR 引物的筛选及多态性分析 | 第39页 |
·SSR 标记的偏分离分析 | 第39页 |
·构建花生分子遗传图谱 | 第39-41页 |
·花生 SSR 遗传连锁图谱的比较 | 第41-42页 |
·花生质量性状的 SSR 分子标记筛选 | 第42-43页 |
·内种皮颜色 | 第42页 |
·株型 | 第42-43页 |
·花生数量性状的 QTL 定位 | 第43-54页 |
·利用软件 QTL Ici mapping 检测结果 | 第43-49页 |
·利用软件 QTL Network 2.0 检测结果 | 第49-54页 |
4 讨论 | 第54-59页 |
·SSR 标记偏分离分析 | 第54-55页 |
·遗传模型分析 | 第55-56页 |
·农艺性状的 QTL 分析 | 第56-59页 |
5 结论 | 第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7页 |
附录 1:主要化学试剂及缓冲液配制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