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可控的多包接收跨层优化策略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致谢 | 第8-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9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3-15页 |
·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及发展 | 第13-14页 |
·无线网络中的多包接收技术 | 第14-15页 |
·论文依托的基金项目 | 第15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6页 |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19页 |
第二章 多包接收的相关理论基础 | 第19-26页 |
·信道复用技术 | 第19页 |
·多用户检测技术 | 第19-23页 |
·最优多用户检测算法 | 第20-21页 |
·线性准最优多用户检测算法 | 第21-22页 |
·非线性准最优多用户检测算法 | 第22-23页 |
·干扰冲突处理 | 第23-24页 |
·多包接收矩阵的优缺点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功率控制的多包处理技术研究 | 第26-32页 |
·多包接收技术物理层实现-串行干扰消除 | 第26-27页 |
·多包接收的链路层协议研究 | 第27-28页 |
·多包接收的跨层协议设计 | 第28-30页 |
·多包接收的功率控制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四章 功率可控的单跳单基站多包接收策略 | 第32-46页 |
·无线网络中多包解析 | 第32-33页 |
·线性规划和求解工具 | 第33-34页 |
·功率可控的多包接收策略 | 第34-38页 |
·功率可控方案的约束条件 | 第34-35页 |
·链路层分时传输方案 | 第35-36页 |
·节点功率的能级划分策略 | 第36-38页 |
·划分功率能级的多包接收优化策略 | 第38-40页 |
·初选多包组 | 第38-39页 |
·分配时间片 | 第39-40页 |
·仿真结果及数据分析 | 第40-45页 |
·仿真环境设置 | 第41页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41-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五章 功率可控的单跳多基站多包接收策略 | 第46-59页 |
·基于 Voronoi 图的区域划分 | 第46页 |
·基于能级的无线网络多包接收策略 | 第46-52页 |
·模型描述及信噪计算 | 第47-49页 |
·能级求解 | 第49-51页 |
·单跳多基站能级多包策略 | 第51-52页 |
·时间片任务分配 | 第52-54页 |
·仿真结果及数据分析 | 第54-58页 |
·仿真环境设置 | 第54页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54-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9-61页 |
·总结 | 第59-60页 |
·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工作 | 第66-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