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外科学论文--骨科学(运动系疾病、矫形外科学)论文--骨的畸形论文--脊柱姿势性畸形论文

特发性脊柱侧凸伴骨盆矢状位失衡有限元建模及三维矫形生物力学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5页
目录第15-17页
縮略词第17-18页
前言第18-21页
第一章 伴骨矢状位失衡的特发性脊柱侧凸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21-42页
   ·引言第21-22页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22-36页
     ·研究对象第22-23页
     ·实验电脑与软件材料第23-24页
     ·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24-36页
   ·结果第36页
   ·讨论第36-41页
     ·有限元的发展和相关知识第36-38页
     ·特发性脊柱侧凸有限元研究建模进展第38-40页
     ·本模型的特点第40-41页
   ·结论第41-42页
第二章 伴骨盆矢状位失衡的特发性脊柱侧凸三维有限元模型的生物力学有限元分析和有效性验证第42-76页
   ·引言第42页
   ·材料与设备第42-43页
   ·方法第43-50页
     ·有限元模型与研究对象的几何相似性验证第43页
     ·模型材料性质的参数优化第43-44页
     ·参数优化后的有限元模型与研究对象的仰卧位左右Bending试验验证第44-46页
     ·有限元模型与研究对象的站立-悬吊试验验证第46-48页
     ·与相关实验研究对比验证第48-50页
     ·参数优化后的有限元模型椎间盘、小关节突关节、椎体等的应力的分布第50页
   ·结果第50-72页
     ·几何外形的验证结果第50-51页
     ·优化后的模型左右Bending实验验证结果第51-52页
     ·悬吊位实验验证结果第52页
     ·分段加载实验验证第52-63页
     ·临床试验和计算机模拟试验差异的结果分析第63-66页
     ·椎间盘、小关节突关节、椎体等的应力的分布分析第66-72页
   ·讨论第72-74页
   ·结论第74-76页
第三章 伴骨盆矢状位失衡的特发性脊柱侧凸后路三维矫形有限元模拟研究第76-95页
   ·引言第76页
   ·材料和方法第76-83页
     ·研究对象第76页
     ·矫形器械模型的建立第76-79页
     ·矫形过程模拟第79-82页
     ·观测指标第82-83页
   ·结果第83-88页
   ·讨论第88-94页
     ·特发性脊柱侧凸外科矫形技术的进展第88-90页
     ·特发性脊柱侧凸后路矫形技术的有限元模拟第90-92页
     ·不同矫形策略的生物力学分析第92-93页
     ·本章研究的成功经验第93-94页
   ·结论第94-95页
全文总结及展望第95-97页
 1. 总结第95-96页
 2. 不足与展望第96-97页
参考文献第97-104页
综述第104-120页
 参考文献第115-120页
致谢第120-121页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第121-122页

论文共12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以主干血管及筋膜皮肤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的兔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
下一篇:长链非编码RNA在骨肉瘤患者中的差异表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