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4-29页 |
·研究背景 | 第14-16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6-18页 |
·研究目的 | 第16-17页 |
·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 第18-26页 |
·国外研究动态综述 | 第18-22页 |
·国内研究动态综述 | 第22-25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 第25-26页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26-28页 |
·研究思路 | 第26页 |
·研究方法 | 第26-28页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28-29页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基础理论分析 | 第29-39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9-33页 |
·金融排斥 | 第29-31页 |
·农村金融 | 第31-32页 |
·普惠型农村金融体系 | 第32-33页 |
·基础理论分析 | 第33-39页 |
·金融发展理论 | 第33-34页 |
·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 | 第34-35页 |
·金融约束理论 | 第35-36页 |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 | 第36-39页 |
第三章 农村地区金融排斥程度的测度 | 第39-56页 |
·支持农村发展的金融体系的历史变迁和现状——以陕西省为例 | 第39-41页 |
·陕西农村金融体系的历史变迁简介 | 第39-40页 |
·陕西地区农村金融体系的现状 | 第40-41页 |
·金融排斥指数的构建 | 第41-46页 |
·金融排斥指数构建的目标和原则 | 第42-43页 |
·金融排斥维度的确定 | 第43页 |
·金融排斥指数的构建 | 第43-45页 |
·各维度权重的确定方法 | 第45-46页 |
·基于省际数据的农村地区金融排斥程度的测度 | 第46-49页 |
·具体评价指标及各个指标的权重的确定 | 第46-47页 |
·测度结果 | 第47-49页 |
·基于县域数据的农村地区金融排斥程度的测度 | 第49-51页 |
·具体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49-50页 |
·测度结果 | 第50-51页 |
·基于农户调查数据的农村金融排斥程度的测度 | 第51-54页 |
·基于农户视角的金融排斥类型分析 | 第51-52页 |
·基于农户视角的金融排斥程度分析 | 第52-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四章 农村地区金融排斥的形成机理 | 第56-74页 |
·农村地区金融排斥形成机理的理论分析 | 第56-58页 |
·基于需求和供给的分析 | 第56-57页 |
·农村金融排斥的传导路径 | 第57-58页 |
·农村地区金融排斥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58-72页 |
·农村金融排斥程度省际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58-63页 |
·农村金融排斥程度县域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63-66页 |
·基于农户视角的农村金融排斥影响因素分析 | 第66-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第五章 农村地区金融排斥的影响效应 | 第74-99页 |
·农村地区金融排斥影响效应的理论分析 | 第74-75页 |
·农村地区金融排斥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 | 第75-81页 |
·金融排斥影响农村经济增长的理论解释 | 第75-76页 |
·模型构建、指标选择与研究方法 | 第76-78页 |
·实证分析 | 第78-81页 |
·农村地区金融排斥对区域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效应 | 第81-87页 |
·金融排斥影响区域农民收入增长的理论解释 | 第81-82页 |
·指标选择和研究方法 | 第82-83页 |
·实证分析 | 第83-87页 |
·农村地区金融排斥对农户粮食生产的影响效应 | 第87-92页 |
·金融排斥影响农户粮食生产的理论解释 | 第87-88页 |
·指标选择、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 第88-89页 |
·实证分析 | 第89-91页 |
·实证结果的进一步分析 | 第91-92页 |
·农村地区金融排斥对农户福利的影响效应 | 第92-95页 |
·金融排斥影响农户福利的理论解释 | 第92-93页 |
·研究方法和指标选择 | 第93-94页 |
·实证分析 | 第94-95页 |
·农村地区金融排斥对农村金融体系的影响效应 | 第95-97页 |
·金融排斥对正规农村金融机构的影响效应 | 第96页 |
·金融排斥对非正规农村金融的影响效应 | 第96-97页 |
·本章小结 | 第97-99页 |
第六章 国外破解金融排斥的经验借鉴 | 第99-109页 |
·美国破解金融排斥的经验 | 第99-100页 |
·美国的金融排斥程度 | 第99页 |
·美国破解金融排斥采取的主要措施 | 第99-100页 |
·英国破解金融排斥的经验 | 第100-103页 |
·英国的金融排斥程度 | 第100-101页 |
·英国破解金融排斥采取的主要措施 | 第101-103页 |
·澳大利亚破解金融排斥的经验 | 第103-105页 |
·澳大利亚的金融排斥程度 | 第103-104页 |
·澳大利亚破解金融排斥采取的主要措施 | 第104-105页 |
·孟加拉国破解金融排斥的经验 | 第105-106页 |
·国外破解金融排斥的经验总结与对我国的启示 | 第106-108页 |
·国外破解金融排斥的经验总结 | 第106-107页 |
·国外破解金融排斥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第107-108页 |
·本章小结 | 第108-109页 |
第七章 农村地区金融排斥的破解对策 | 第109-123页 |
·破解农村地区金融排斥的目标、原则与思路 | 第109-111页 |
·破解农村地区金融排斥的目标和原则 | 第109-110页 |
·破解农村地区金融排斥的思路 | 第110-111页 |
·破解农村地区金融排斥的保障措施 | 第111-121页 |
·通过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户获取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能力 | 第111-113页 |
·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 | 第113-114页 |
·加强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 | 第114-115页 |
·发展小额信贷破解农村金融排斥 | 第115-116页 |
·调整与重构农村金融体系 | 第116-120页 |
·优化农村金融的运行环境 | 第120-121页 |
·破解农村金融排斥的优惠政策要向中西部地区倾斜 | 第121页 |
·本章小结 | 第121-123页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123-127页 |
·研究结论 | 第123-125页 |
·研究展望 | 第125-127页 |
参考文献 | 第127-133页 |
附录 | 第133-136页 |
致谢 | 第136-138页 |
作者简介 | 第1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