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砾石双峰泥沙的输沙率和床面形态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3页 |
|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 ·研究现状 | 第10-22页 |
| ·非均匀沙输沙率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 ·沙波形态及运动特性的研究现状 | 第15-22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2页 |
| ·本文的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 第二章 试验设备及试验布置 | 第23-35页 |
| ·28m 高精度水槽及试验控制系统 | 第23-29页 |
| ·水槽及设备布置 | 第23-24页 |
| ·测量系统 | 第24-29页 |
| ·试验控制条件 | 第29-32页 |
| ·水流条件控制 | 第29页 |
| ·输沙条件控制 | 第29页 |
| ·模型沙的选择 | 第29-32页 |
| ·试验组数控制 | 第32页 |
| ·试验操作步骤及测量方法 | 第32-33页 |
| ·试验操作步骤 | 第32-33页 |
| ·试验测量方法 | 第33页 |
| ·小结 | 第33-35页 |
| 第三章 沙砾石双峰泥沙输沙率试验研究 | 第35-51页 |
| ·水槽试验水力参数 | 第35-36页 |
| ·双峰泥沙输沙率对比分析 | 第36-44页 |
| ·王兴奎(2007 年)公式分析 | 第36-39页 |
| ·郭亚坤公式分析 | 第39-41页 |
| ·孙志林公式分析 | 第41-44页 |
| ·双峰泥沙输沙率计算方法 | 第44-48页 |
| ·双峰泥沙的输沙率计算步骤 | 第44-47页 |
| ·双峰泥沙的输沙率计算结果分析 | 第47-48页 |
| ·双峰泥沙的输沙率计算误差分析 | 第48-49页 |
| ·小结 | 第49-51页 |
| 第四章 沙砾石双峰泥沙床面沙波形态研究 | 第51-71页 |
| ·细沙沙波形态 | 第51-53页 |
| ·细沙沙波发展过程 | 第51-52页 |
| ·沙纹和沙垄的判别 | 第52页 |
| ·沙纹和沙垄的临界值 | 第52-53页 |
| ·卵石沙波形态 | 第53-56页 |
| ·卵石沙波形成过程 | 第53-55页 |
| ·卵石沙波平整至逆行沙垄的判别标准 | 第55-56页 |
| ·沙砾石双峰沙波形态特性 | 第56-70页 |
| ·沙波水沙参数 | 第56-57页 |
| ·沙砾石双峰泥沙沙波发展过程 | 第57-60页 |
| ·沙纹和沙垄的区别 | 第60-61页 |
| ·沙砾石双峰泥沙沙波运动规律 | 第61-70页 |
| ·小结 | 第70-71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1-73页 |
| ·结论 | 第71-72页 |
| ·展望 | 第72-73页 |
| 致谢 | 第73-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