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 ·选题依据 | 第9-10页 |
| ·研究目的、意义及方法 | 第10-11页 |
| ·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 ·国内都市报改版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 ·《都市时报》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第二章 《都市时报》改版背景 | 第16-21页 |
| ·强势应对媒体竞争格局 | 第16-18页 |
| ·宏观环境:新媒体发展迅猛、媒介融合加快、报纸创新速度放慢 | 第16-17页 |
| ·微观环境:昆明都市类报纸“四国大战”,竞争惨烈 | 第17-18页 |
| ·重新评估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和阅读需求 | 第18-20页 |
| ·新的领导团队及新办报理念的驱动 | 第20-21页 |
| 第三章 《都市时报》战略部署:新主流影响力至上 | 第21-25页 |
| ·“新主流影响力至上”战略部署的背景 | 第21-23页 |
| ·传媒影响力如何发生和建构 | 第23-25页 |
| 第四章 《都市时报》战术布局 | 第25-56页 |
| ·重新定位,打造特色竞争优势 | 第25-28页 |
| ·中国都市报定位的变迁 | 第25-26页 |
| ·重新定位的背景及本质分析 | 第26-28页 |
| ·品牌整体升华,锻造品牌影响力 | 第28-33页 |
| ·启用全新报头,提高品牌识别度 | 第28-29页 |
| ·塑造“商业但人文,新锐但主流”的品牌风格 | 第29-31页 |
| ·提升报纸品质,凸显新主流大报形象 | 第31页 |
| ·成立品牌推广部,强化品牌经营 | 第31-33页 |
| ·生产异质化产品,打造不可替代性内容 | 第33-45页 |
| ·优化版面结构,新增异质版面 | 第33-41页 |
| ·各叠封面杂志化包装,版面创意化设计 | 第41-45页 |
| ·力主策划为王,拓宽政治把控能力和影响力 | 第45-51页 |
| ·符合政府中心工作的策划报道 | 第45-47页 |
| ·契合人心人性的策划报道 | 第47-49页 |
| ·把握当下展望未来的策划报道 | 第49-51页 |
| ·拓宽传播路径,增加多倍影响 | 第51-56页 |
| ·进一步提高网际传播能力 | 第51-52页 |
| ·争取业界传播最大范围可能性 | 第52-53页 |
| ·高校学子传播:青年记者训练营 | 第53-54页 |
| ·领袖传播 | 第54-56页 |
| 第五章 《都市时报》改版升级问题与价值研究 | 第56-63页 |
| ·问题研究 | 第56-58页 |
| ·《奔流杂志》定位还不够清晰 | 第56页 |
| ·报纸评论声音还有待加强 | 第56-57页 |
| ·报纸头版广告还有待优化 | 第57-58页 |
| ·价值研究 | 第58-63页 |
| ·《都市时报》改版成效 | 第58-62页 |
| ·《都市时报》改版启示 | 第62-63页 |
| 第六章 《都市时报》未来发展之路建议 | 第63-74页 |
| ·中国报业转型之路探索 | 第63-68页 |
| ·坚守报纸主业 | 第63-64页 |
| ·适应新媒体竞争改变报纸形态 | 第64-66页 |
| ·发展新媒体 | 第66-67页 |
| ·全媒体发展战略 | 第67-68页 |
| ·多元化经营 | 第68页 |
| ·中国报业转型探索的启示 | 第68-71页 |
| ·报纸正在进化和分化 | 第68-69页 |
| ·挖掘报纸的独特优势,借力新媒体 | 第69-70页 |
| ·行业颓废不等于企业颓废 | 第70-71页 |
| ·《都市时报》未来转型升级:“三步走” | 第71-74页 |
| ·短期规划:做好报纸,锻造传媒影响力 | 第71页 |
| ·中期规划:抓住机遇,发挥影响力优势 | 第71-72页 |
| ·长期规划:预见未来,敢于尝试 | 第72-74页 |
| 第七章 结论 | 第74-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 致谢 | 第78-79页 |
| 附录1 | 第79-82页 |
| 附录2 | 第82-84页 |
| 附录3 | 第84-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