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矿区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 ·论文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 ·概述 | 第10页 |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第16-28页 |
| ·自然地理条件 | 第16-17页 |
| ·地理位置与交通 | 第16-17页 |
| ·气象水文条件 | 第17页 |
| ·矿山地质环境背景 | 第17-26页 |
| ·地形地貌 | 第17-18页 |
| ·地层岩性与地质构造 | 第18-23页 |
| ·水文地质条件 | 第23-25页 |
| ·植被土壤 | 第25页 |
| ·地震 | 第25页 |
| ·工程地质条件 | 第25-26页 |
| ·社会经济条件 | 第26页 |
| ·矿井生产情况 | 第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 第3章 研究区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评估 | 第28-39页 |
| ·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调查 | 第28-34页 |
| ·土地、植被资源及地貌景观占用和破坏 | 第28-32页 |
| ·水资源环境影响现状 | 第32页 |
| ·矿山地质灾害现状 | 第32-34页 |
| ·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评估 | 第34-37页 |
| ·评估范围的确定 | 第34页 |
| ·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评估 | 第34-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 第4章 矿山地质环境承载力与压力评价模型 | 第39-49页 |
| ·矿山地质环境承载力与压力概念 | 第39页 |
| ·矿山地质环境承载力与压力评价模型 | 第39-48页 |
|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39-43页 |
| ·评价指标赋值 | 第43-45页 |
| ·确定指标权重 | 第45-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第5章 邯郸矿区矿山地质环境承载力与压力评价 | 第49-66页 |
| ·以郭二庄煤矿为例进行承载力与压力评价 | 第49-54页 |
| ·矿区概况 | 第49-52页 |
| ·评价范围的确定 | 第52页 |
| ·指标赋值及数据的标准化 | 第52页 |
| ·矿山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 | 第52-53页 |
| ·煤炭开采压力评价 | 第53-54页 |
| ·其它煤矿承载力与压力评价 | 第54-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 第6章 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对策 | 第66-70页 |
| ·地质灾害防治 | 第66-67页 |
| ·水资源保护 | 第67页 |
| ·土地资源保护 | 第67-68页 |
| ·政策制度 | 第68页 |
|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 结论 | 第70-72页 |
| 致谢 | 第72-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 作者简介 | 第7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