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重组准则实施经济后果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绪论 | 第10-15页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2 债务重组准则变迁及经济后果学说的相关理论 | 第15-25页 |
·债务重组准则变迁历程 | 第15-17页 |
·1998年债务重组准则的颁布 | 第15页 |
·2001年债务重组准则的修订 | 第15-16页 |
·2006年现行债务重组准则的出台 | 第16-17页 |
·经济后果学说分析 | 第17-21页 |
·经济后果学说产生的背景 | 第17页 |
·经济后果学说的基本观点 | 第17-18页 |
·会计准则经济后果概述 | 第18-21页 |
·会计准则经济后果的理论基础 | 第21-24页 |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21-22页 |
·产权契约理论 | 第22-23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3页 |
·寻租理论 | 第23-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3 债务重组准则实施成果及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第25-31页 |
·债务重组准则实施成果 | 第25-27页 |
·有效减少了上市公司隐匿债务的行为 | 第25页 |
·增加了上市公司利润的透明度 | 第25-26页 |
·债务重组不再是ST公司摘帽的途径 | 第26页 |
·公允价值的应用能更好体现重组资产价值 | 第26-27页 |
·债务重组准则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第27-30页 |
·财务困难的界定不明确 | 第27页 |
·重组损益的处理方法不合理 | 第27-28页 |
·利用债务重组损益进行利润操纵问题严重 | 第28-29页 |
·债务重组信息披露不完善 | 第29页 |
·证券市场监管乏力 | 第29-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4 债务重组准则实施经济后果的理论分析 | 第31-38页 |
·债务重组准则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 | 第31-32页 |
·对资产的影响 | 第31页 |
·对利润的影响 | 第31-32页 |
·对现金流的影响 | 第32页 |
·债务重组准则实施对企业税负的影响 | 第32-34页 |
·对增值税的影响 | 第33页 |
·对营业税的影响 | 第33-34页 |
·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 | 第34页 |
·债务重组准则实施对利益相关者的影响 | 第34-37页 |
·对投资者的影响 | 第34-35页 |
·对债务人的影响 | 第35页 |
·对债权人的影响 | 第35-36页 |
·对注册会计师的影响 | 第36页 |
·对政府相关团体的影响 | 第36-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5 债务重组准则实施经济后果的实证分析 | 第38-45页 |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取 | 第38页 |
·数据来源 | 第38页 |
·样本选取 | 第38页 |
·研究设计 | 第38-40页 |
·研究模型 | 第38-39页 |
·变量选择 | 第39-40页 |
·实证分析 | 第40-44页 |
·描述性统计 | 第40-42页 |
·相关性分析 | 第42-43页 |
·多元回归分析 | 第43-44页 |
·实证结论 | 第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6 完善债务重组准则实施的建议 | 第45-49页 |
·明晰财务困难的界定 | 第45页 |
·明确财务困难的前提条件 | 第45页 |
·限制因财务困难进行债务重组的时间 | 第45页 |
·改进重组损益的会计处理 | 第45-46页 |
·分期确认债务重组利得 | 第45-46页 |
·在资产减值损失中列支债务重组损失 | 第46页 |
·加强债务重组的信息披露 | 第46-47页 |
·完善关联交易的披露 | 第46-47页 |
·在现金流量表中反映债务重组损益 | 第47页 |
·增强对债务重组准则实施的监督 | 第47-48页 |
·明确债务重组公告的标准 | 第47页 |
·加强证监会的监管力度 | 第47-48页 |
·提高注册会计师的执业水平 | 第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