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引言 | 第7-11页 |
| 一、研究的起因 | 第7页 |
| 二、研究主题简介 | 第7-8页 |
| 三、文献资料综述 | 第8-11页 |
| 第一章 、吴冠中的艺术选择 | 第11-14页 |
| 第一节、弃工从艺 | 第11-12页 |
| 第二节、出国留学 | 第12页 |
| 第三节、回国发展 | 第12-14页 |
| 第二章 、吴冠中的艺术思想 | 第14-34页 |
| 第一节、绘画形式美 | 第14-19页 |
| 一、提出背景 | 第14-15页 |
| 二、绘画形式美的内容 | 第15-18页 |
| 三、绘画形式美的实质——对绘画形式“主体地位”的回归 | 第18-19页 |
| 第二节、风筝不断线 | 第19-26页 |
| 一、提出背景 | 第19页 |
| 二、“风筝不断线”的内容 | 第19-24页 |
| 三、“风筝不断线”的实质——对绘画作品“世界性”、“民族性”的追求 | 第24-26页 |
| 第三节、笔墨等于零 | 第26-31页 |
| 一、提出背景 | 第26-27页 |
| 二、“笔墨等于零”的内容 | 第27-30页 |
| 三、“笔墨等于零”的实质——对“笔墨旧形式”的革新 | 第30-31页 |
| 第四节、“法”随“情”变 | 第31-34页 |
| 一、“法”随“情”变的内容 | 第31-33页 |
| 二、“法”随“情”变的实质——对画面“意境美”的追求 | 第33-34页 |
| 第三章 、吴冠中艺术思想形成的原因 | 第34-40页 |
| 第一节、吴冠中发展中国绘画的责任意识 | 第34-37页 |
| 一、吴冠中具有发展中国绘画的责任意识 | 第34-36页 |
| 二、中国绘画发展的客观现状对吴冠中责任意识的触动 | 第36-37页 |
| 第二节、吴冠中融合中、西方的教育背景 | 第37-40页 |
| 一、师承林风眠“中西融合”的艺术理念 | 第37-38页 |
| 二、融合中、西方的艺术学习 | 第38-40页 |
| 第四章 、吴冠中艺术思想的影响 | 第40-43页 |
| 结语 | 第43-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 附录 | 第47-55页 |
| 吴冠中年表 | 第47-55页 |
| 致谢 | 第55-56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