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中英文缩略表 | 第8-11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11-14页 |
|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 第2章 对象与方法 | 第14-19页 |
| ·研究对象 | 第14页 |
| ·测量工具 | 第14-17页 |
| ·OSI-R 量表 | 第14-16页 |
| ·一般情况问卷 | 第16页 |
| ·亚健康量表 | 第16-17页 |
| ·综合性工作能力指数量表 | 第17页 |
| ·质量控制 | 第17页 |
| ·统计分析方法 | 第17-19页 |
| 第3章 结果 | 第19-35页 |
| ·研究对象数据的统计描述及正态性检验 | 第19-20页 |
| ·南昌市中小学教师职业紧张总体常模及差异比较 | 第20-21页 |
| ·南昌市中学教师和小学教师职业紧张常模及差异比较 | 第21-22页 |
| ·南昌市中小学教师职业紧张常模的应用 | 第22-30页 |
| ·南昌市中小学教师职业紧张常模粗分转换图 | 第22-28页 |
| ·南昌市中小学教师职业紧张常模个体评价示例 | 第28-30页 |
| ·南昌市中小学教师职业紧张影响因素分析 | 第30-33页 |
| ·南昌市不同特征中小学教师职业紧张反应得分比较 | 第30-32页 |
| ·南昌市中小学教师职业紧张得分的 Pearson 相关分析 | 第32页 |
| ·南昌市中小学教师职业紧张反应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第32-33页 |
| ·南昌市中小学教师职业紧张健康效应分析 | 第33-35页 |
| ·不同职业紧张水平的中小学教师亚健康检出率比较 | 第33页 |
| ·不同职业紧张水平的中小学教师工作能力比较 | 第33-34页 |
| ·不同职业紧张水平的中小学教师疾病发生率比较 | 第34-35页 |
| 第4章 讨论 | 第35-41页 |
| ·个体特征对职业紧张的影响 | 第35-37页 |
| ·职业紧张的危险因素 | 第37页 |
| ·职业紧张的缓解因素 | 第37-38页 |
| ·职业紧张的健康效应 | 第38-41页 |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1-42页 |
| ·结论 | 第41页 |
|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及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第41-42页 |
| 致谢 | 第42-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7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7-48页 |
| 综述 | 第48-54页 |
| 摘要 | 第48页 |
| 1 职业紧张的流行病学研究 | 第48-49页 |
| 2 职业紧张的健康效应研究 | 第49-50页 |
| 3 职业紧张的健康促进研究 | 第50-51页 |
| 4 职业紧张分子生物学层次的研究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