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时间对小儿湿热泻疗效差异的观察
| 提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引言 | 第8-9页 |
| 临床研究 | 第9-16页 |
| 一、病例选择 | 第9-10页 |
| (一)病例来源 | 第9页 |
| (二)诊断标准 | 第9-10页 |
| (三)纳入标准 | 第10页 |
| (四)排除标准 | 第10页 |
| (五)剔除标准 | 第10页 |
| 二、研究方法 | 第10-12页 |
| (一)治疗方法 | 第10-11页 |
| (二)观察方法 | 第11页 |
| (三)观察指标 | 第11-12页 |
| (四)统计学方法 | 第12页 |
| 三、研究结果 | 第12-15页 |
| (一)三组基线情况比较 | 第12-13页 |
| (二)研究结果 | 第13-15页 |
| 四、小结 | 第15-16页 |
| 讨论 | 第16-22页 |
| 一、祖国医学对推拿刺激量的认识 | 第16-19页 |
| (一)古文献中中推拿刺激量的记载 | 第16页 |
| (二)古代文献中对小儿推拿时间的论述 | 第16-17页 |
| (三)古代文献中对泄泻的推拿时间记载 | 第17-19页 |
| 二、现代中医对推拿刺激量的认识 | 第19-22页 |
| (一)推拿刺激量的含义 | 第19页 |
| (二)影响推拿手法刺激量的因素 | 第19-20页 |
| (三)现代中医对推拿时间的认识 | 第20-22页 |
| 结语 | 第22-23页 |
| 参考文献 | 第23-24页 |
| 综述 | 第24-29页 |
| 参考文献 | 第27-29页 |
| 致谢 | 第29-30页 |
| 详细摘要 | 第30-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