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缩写说明 | 第9-10页 |
目录 | 第10-14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4-24页 |
1 TGEV病原学特性及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TGEV的形态学特征 | 第14页 |
·TGEV的培养特性 | 第14-15页 |
·TGEV理化特性 | 第15页 |
·TGEV分子生物学特性 | 第15-17页 |
·TGEV的基因构成 | 第15页 |
·TGEV的蛋白结构与功能 | 第15-17页 |
2 TGEV的流行病学与致病机理 | 第17页 |
3 TGEV的诊断方法 | 第17-19页 |
·TGEV传统诊断方法 | 第17-18页 |
·TGEV病毒的分离、鉴定 | 第17页 |
·病毒的电镜检测 | 第17-18页 |
·病毒抗原血清学检测 | 第18页 |
·抗体血清学检测 | 第18页 |
·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 | 第18-19页 |
·RT-PCR检测方法 | 第18-19页 |
·核酸探针杂交技术检测 | 第19页 |
4 免疫胶体金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19-23页 |
·免疫胶体金标记技术 | 第19-21页 |
·免疫胶体金技术的原理 | 第20页 |
·胶体金的制备 | 第20页 |
·胶体金质量的鉴定 | 第20页 |
·胶体金颗粒直径的选择 | 第20-21页 |
·免疫胶体金的标记 | 第21页 |
·免疫胶体金技术在诊断中的应用 | 第21-22页 |
·胶体金在光镜水平的应用 | 第21-22页 |
·胶体金在电镜水平的应用 | 第22页 |
·凝集试验 | 第22页 |
·免疫胶体金快速检测技术在兽医领域的研究进展 | 第22-23页 |
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3-24页 |
第二部分 试验部分 | 第24-60页 |
1 试验材料 | 第24-26页 |
·菌株、疫苗、细胞和病毒 | 第24页 |
·主要试剂及配制 | 第24页 |
·试剂配制 | 第24-25页 |
·蛋白表达纯化主要试剂 | 第24-25页 |
·胶体金试纸条主要试剂 | 第25页 |
·试纸条材料 | 第25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5-26页 |
2 方法 | 第26-39页 |
·三种检测抗原的制备 | 第26-33页 |
·TGEV N蛋白、S_(BC)蛋白的表达、纯化与鉴定 | 第26-30页 |
·TGEV的培养、纯化与鉴定 | 第30-33页 |
·TGEV阳性血清的制备 | 第33-34页 |
·猪的免疫 | 第33-34页 |
·免疫胶体金的制备 | 第34-35页 |
·玻璃器皿的清洁 | 第34页 |
·胶体金的制备 | 第34页 |
·胶体金溶液的质量鉴定 | 第34-35页 |
·金标蛋白的制备 | 第35-36页 |
·免疫胶体金标记最适pH值的测定 | 第35页 |
·免疫胶体金标记最佳蛋白浓度的确定 | 第35页 |
·金标抗体的大量标记以及分离纯化 | 第35-36页 |
·免疫胶体金试纸条的制备 | 第36-38页 |
·试纸条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36-37页 |
·试纸条材料的预处理 | 第37页 |
·金标试纸的制备 | 第37页 |
·NC膜包被浓度的优化 | 第37-38页 |
·试纸条的组装与检测 | 第38-39页 |
·试纸条性能研究 | 第39页 |
·敏感性试验 | 第39页 |
·特异性试验 | 第39页 |
·重复性试验 | 第39页 |
3 结果 | 第39-54页 |
·抗原的制备与纯化 | 第39-43页 |
·TGEV N蛋白、S_(BC)蛋白的表达与纯化 | 第39-42页 |
·TGEV的培养、纯化及毒力测定结果 | 第42-43页 |
·猪抗血清制备 | 第43-44页 |
·胶体金质量的鉴定 | 第44-47页 |
·柠檬酸三钠最佳添加量的确定 | 第44-46页 |
·不同柠檬酸三钠添加量胶体金溶液颜色变化 | 第46-47页 |
·免疫胶体金试纸条的制备 | 第47-53页 |
·稳定胶体金最佳pH的选择 | 第47页 |
·稳定胶体金最适抗体蛋白用量的选择 | 第47-48页 |
·胶体金标记抗体的鉴定 | 第48-49页 |
·试纸条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49-53页 |
·免疫胶体金试纸条的测试 | 第53-54页 |
·敏感性试验 | 第53页 |
·特异性试验 | 第53-54页 |
·重复性试验 | 第54页 |
·试纸条的组装 | 第54页 |
4. 讨论 | 第54-59页 |
·三种抗原的纯化 | 第54-55页 |
·三种检测抗原效果的分析 | 第55页 |
·阳性血清的制备 | 第55-56页 |
·关于免疫胶体金诊断试纸的组装制备 | 第56-59页 |
·胶体金溶液的制备 | 第56页 |
·影响胶体金标记蛋白的因素 | 第56-57页 |
·层析膜的选择 | 第57-58页 |
·T线和C线的优化 | 第58页 |
·影响检测灵敏性的因素 | 第58-59页 |
·本研究的不足与后续研究建议 | 第59页 |
5. 结论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附录 | 第66-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