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4页 |
·概述 | 第10-11页 |
·强场非次序双电离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3页 |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原子在强激光场中电离的基本物理过程 | 第14-30页 |
·多光子电离 | 第14-15页 |
·阈上电离 | 第15-17页 |
·隧道电离 | 第17-21页 |
·非次序双电离 | 第21-30页 |
·强场非次序双电离的实验结果及机制 | 第21-22页 |
·强场非次序双电离的关联动量谱 | 第22-27页 |
·强场非次序双电离的微光动力学 | 第27-30页 |
第三章 强场非次序双电离的的理论 | 第30-34页 |
·强场多体S-矩阵 | 第30-32页 |
·经典系综理论模型 | 第32页 |
·含时薛定谔方程的数值积分 | 第32-34页 |
第四章 周期量级激光驱动下原子非次序双电离 | 第34-44页 |
·引言 | 第34页 |
·理论方法 | 第34-35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35-41页 |
·超短激光脉冲相位的测量 | 第41-42页 |
·周期量级激光驱动的非次序双电离的微观动力学及电子关联特性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五章 碰撞阈值下原子非次序双电离 | 第44-51页 |
·引言 | 第44页 |
·理论方法 | 第44-45页 |
·计算结果 | 第45-47页 |
·阈值下Ar原子非次序双电离的微观动力学及电子关联特性 | 第47-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1-52页 |
·结论 | 第51页 |
·问题及建议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