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2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 ·数学建模的现状及发展 | 第10页 | 
| ·偏最小二乘法的研究及应用 | 第10-11页 | 
|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1-12页 | 
| 第2章 偏最小二乘法预测模型 | 第12-24页 | 
| ·偏最小二乘法特点 | 第12-13页 | 
| ·偏最小二乘法建模方法 | 第13-18页 | 
| ·偏最小二乘法建模原理 | 第13-17页 | 
| ·最佳主成分数的确定 | 第17-18页 | 
| ·偏最小二乘法辅助分析技术 | 第18-21页 | 
| ·精度分析 | 第18-20页 | 
| ·自变量集合 X 和因变量集合Y 之间的相关关系分析 | 第20页 | 
| ·变量投影重要性指标分析 | 第20-21页 | 
| ·偏最小二乘法 Fortran 程序的实现 | 第21-23页 | 
| ·Fortran 程序的编写 | 第21-22页 | 
| ·Fortran 程序正确性验证 | 第22-23页 |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 第3章 基于偏最小二乘法的飞灰含碳量预测模型研究 | 第24-37页 | 
| ·电站锅炉飞灰含碳量测量技术的发展现状 | 第24-26页 | 
| ·飞灰含碳量的物理测量技术 | 第24-25页 | 
| ·飞灰含碳量的软测量技术 | 第25-26页 | 
| ·偏最小二乘法飞灰含碳量预测模型 | 第26-31页 | 
| ·飞灰含碳量预测模型输入变量简化 | 第31-34页 | 
| ·飞灰含碳量预测模型辅助分析 | 第34-36页 | 
| ·模型精度分析 | 第34页 | 
| ·自变量与因变量的相关关系分析 | 第34-35页 | 
| ·模型拟合效果分析 | 第35-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第4章 基于偏最小二乘法的汽轮机排汽焓预测模型研究 | 第37-48页 | 
| ·电站汽轮机排汽焓在线计算方法研究现状 | 第37-38页 | 
| ·偏最小二乘法排汽焓预测模型 | 第38-43页 | 
| ·排汽焓预测模型输入变量简化 | 第43-45页 | 
| ·排汽焓预测模型辅助分析 | 第45-47页 | 
| ·模型精度分析 | 第45-46页 | 
| ·自变量与因变量的相关关系分析 | 第46页 | 
| ·模型拟合效果分析 | 第46-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第5章 偏最小二乘法飞灰含碳量预测模型在线监测系统中的应用 | 第48-54页 | 
| ·在线监测系统简介 | 第48页 | 
| ·飞灰含碳量预测模型的在线应用 | 第48-52页 | 
| ·夏季工况飞灰含碳量及相关参数在线数据对比 | 第48-50页 | 
| ·冬季工况飞灰含碳量及相关参数在线数据对比 | 第50-52页 | 
| ·飞灰含碳量预测模型在线应用效果分析 | 第52-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4-56页 | 
| ·全文总结 | 第54页 | 
| ·展望 | 第54-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59-60页 | 
| 致谢 | 第60页 |